1.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一
癸巳除夕偶成
黃景仁〔清代〕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譯文
時間慢慢地流逝,千家萬戶一片歡歌笑語;從時間流逝、外物變遷中感覺某種憂患正悄悄地襲來。
可惜人們無法理解我的擔憂,只能獨自一人靜悄悄地站在市橋上,仰望夜空,把一顆星星當作月亮觀看了很久。
賞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痹娙怂季w紛紛。上句盡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萬戶的歡迎氣氛!扒Ъ倚φZ”四字緊扣題目“除夕”,描寫了除夕之夜千家萬戶守歲迎春,歡歌笑語的氣氛。人們感覺時間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覺已到了深夜。詩人此時思緒連綿,獨生憂患!皯n患”與“千家笑語”的氣氛很不協(xié)調,而在這里卻有機地聯系起來,在封建社會里,由于貧富懸殊,除夕之夜,幾家歡樂幾家愁。詩人與家人團聚,本可以過愉快的除夕,但詩人卻憂慮重重,這充分表現了詩人“眾人皆醉吾獨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這兩句寫詩人心中憂悶而產生的獨特行為。上句的“悄立”二字,寫詩人一人靜悄悄地站在市橋上,用外形的靜謐暗示內心的不平靜。“人不識”三字,寫出并不是人們不認識詩人,而是感嘆那些歡歌笑語的人們不了解他心中的憂患。因而詩人感到更加孤獨。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詩人心中的憂患無法排解,便獨立一人到市橋上,長久佇立,凝視天上的一顆亮星。周圍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經超然物外,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翱炊鄷r”含蓄地回答了詩人“憂患”的內容。詩人感到星移斗轉,歲月如橋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聯想自己,少負盛名,卻懷才不遇,即將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窮途潦倒,貧病交加,憤激悲傷之情,一齊涌上心頭。
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是:詩人沒有正面著墨去寫憂思,而只是描寫詩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團聚、笑語聲聲的時刻悄立市橋上的特殊行為,從氣氛的渲染和詩人默然無聲凝視長空的形象給人一種感染。這樣寫,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詩人的憂愁郁悶的’心情表達得更為深沉,更加強烈,也更有藝術表現力。
這首詩的特色是言近旨遠,意象鮮明,貼近生活,而又詩意含蓄,寄情遠大,訴說的是對整個現實、人生的憂慮與感憤。
2.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二
客中除夕
袁凱〔明代〕
今夕為何夕,他鄉(xiāng)說故鄉(xiāng)。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譯文
今兒晚是怎樣的一個夜晚?只能在異地他鄉(xiāng)訴說故鄉(xiāng)。
眼看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卻歲歲增長。
戰(zhàn)亂連年不斷、無休無歇,關山阻隔,故鄉(xiāng)歸路渺茫。
飲一杯除夕避邪的柏葉酒,壓不住思親眼淚萬千行。
賞析
這首詩記寫了作者旅居在外的一個除夕夜,抒發(fā)了詩人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感情。
“今夕為何夕,他鄉(xiāng)說故鄉(xiāng)”,首聯點題,開門見山交待了詩人在除夕之夜不能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表現出詩人思念家鄉(xiāng)有感情。詩人本來知道“今夕”是除夕,卻開頭用一個問句,表現出驚嘆之意,今晚是什么日子,為什么他們這些外鄉(xiāng)人都在談論自己的家鄉(xiāng)呢。平淡的問語中,顯出了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接下來更進一層描寫作者的感受。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月長”,這兩句寫出了詩人的親身感受,過年家家都是合家團聚,而自己卻有家不能回,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的兒女一天天長大,而自己有兒有女卻不能盡到做父親的責任。游子在外,竟連自己的兒女近況如何都不了解,不禁辛酸。這二句雖然寫得平平常常,可仔細體味,其中卻包含著詩人那種言傳不及意會的極大痛苦。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這兩句交待出造成游子不幸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元末時期的戰(zhàn)爭頻繁,同時表達出詩人反對戰(zhàn)爭、渴望和平的愿望。
“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這句寫出了詩人那種特殊環(huán)境下的特殊感受,別人都沉浸在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中,而自己卻作客居他鄉(xiāng),只能借酒澆愁。但是,柏葉酒也不能消愁去恨。除夕之夜,合家團圓,喜迎新春,而詩人久居他鄉(xiāng),社會仍不安定,妻離子別的痛苦,不能不使詩人“淚千行”。
這首詩語言自然樸實,淺顯易懂,音節(jié)響亮,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是“看人兒女大,為客歲月長”是世人贊賞的佳句。
3.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三
除夜宿石頭驛
朝代:唐朝|作者: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古詩簡介
《除夜宿石頭驛》是唐代詩人戴叔倫除夕夜晚遠離家鄉(xiāng)親人獨宿逆旅時創(chuàng)作的感慨自身遭際的詩作。此詩開篇把自己滯跡他鄉(xiāng)的寂寞苦澀寫得十分深刻,結尾處又給人一種以沉重的壓抑感。全詩寫出了沉思追憶和憶后重又回到現實時的自我嘲笑,蘊含著無窮的悲愴感慨和不盡的凄苦況味,寫情切摯,寄慨深遠。
翻譯/譯文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一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夜晚,我還在萬里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家門。
回首前塵竟是一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
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fā)爬滿雙鬢,在一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賞析/鑒賞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二七三。下面是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學者施蟄存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詩人作詩,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發(fā)泄,總是先有詩,然后有題目,題目是全詩內容的概括。這首詩的題目是“除夜宿石頭驛”,可知詩的內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點是“石頭驛”,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聯“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就寫明了一個孤獨的旅客夜宿在旅館中。接著用第二聯“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補充說明這個“夜”是“除夜”,這個“人”是離家很遠的人。
第三聯就轉到這個“人”,獨宿在旅館中,又是在大年夜,他的思想感情怎樣呢?“寥落悲前事”是說過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種種生話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會引起悲感。“支離笑此身”是說現在這個漂泊天涯的軀體,又如此之支離可笑。上句回想過去,沒有得意事可供現在愉快地回憶;下句是自憐,現在已沒有壯健的軀體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緊緊地承接上句!俺铑伵c衰鬢”就是“此身”的“支離”形狀。這樣一個既憂愁,又衰老的旅客,獨宿在旅館里,明日又將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運如何。“明日又逢春”這一句,有兩個意義:第一,它的作用是點明題目,結束全詩。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寫的是明日,意義卻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個“又”字,有點出人意外。仔細玩味其意義,可以體會到作者的思想基礎是對于“逢春”并沒有多大樂觀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這一句底下,作者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出來,讓讀者去體會。這就是所謂“馀味”。
宋代詩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詩說》中曾談到詩語以有含蓄為貴,他說:
詩貴含蓄,東坡云:“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鄙焦扔戎斢诖,清廟之瑟,一唱三嘆,遠矣哉。后之學詩者,可不務乎?若句中無馀字,篇中無長語,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 好的詩,必須做到句有馀味,編有馀意,總起來說,就是不可把話說盡,要留有讓讀者思考的馀地。作詩者固然要達到這樣一種藝術高度,讀詩者也需要具備一種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賞力。
4.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四
卜算子·除夕
朱敦儒〔宋代〕
江上見新年,年夜聽春雨。有個人人領略春,粉淡紅輕注。
深勸玉東西,低唱黃金縷。捻底梅花總是愁,酒盡人歸去。
5.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五
浣溪沙·庚申除夜
詞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納蘭容若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6.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六
南鄉(xiāng)子(除夕又作)
李處全〔宋代〕
和氣作春妍。已作寒歸塞地天。歲月翩翩人老矣,華顛。膽冷更長自不眠。
節(jié)物映椒盤。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勸大家相祝愿,何言。但愿今年勝去年。
7.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七
水調歌頭·除夕
李處全〔宋代〕
今夕定何夕,今夕歲還除。團欒兒女,盡情燈火照圍爐。但惜年從節(jié)換,便覺身隨日老,蹤跡尚沈浮。萬事古如此,聊作舊桃符。
任東風,吹縞鬢,戲臞儒。韶顏壯齒,背人去似隙中駒。杯酌猶傾臘酒,漏箭已傳春夜,何處不歌呼。惟愿長窮健,命酹且歡娛。
8.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八
除夕
乾隆〔清代〕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慶年。
古今難得者,天地錫恩然。
父母敢言謝,心神增益虔。
近成老人說,云十幸能全。
9.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九
除夜作
朝代:唐朝|作者: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古詩簡介
《除夜作》是唐代高適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除夕之夜,游子家人兩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調,委曲婉轉,感人肺腑。詩精練含蓄,故前人謂此詩:“添著一語不得!谜Z質樸淺近而寓情深微悠遠。過年意味著又增加了一歲。天天向上的小朋友往往急于長大,已過中年的人則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老——他們對此事都比較計較,當然有興高采烈與感慨系之之不同。高適這首詩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寫,“年味”很足,傳誦極廣。
翻譯/譯文
我獨自在旅館里躺著,寒冷的燈光照著我,久久難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讓我這個游客的心里變得凄涼悲傷?故鄉(xiāng)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發(fā)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賞析/鑒賞
除夕之夜,傳統(tǒng)的習慣是一家歡聚,“達旦不眠,謂之守歲”(《風土記》)。詩題《除夜作》,本應喚起作者對這個傳統(tǒng)佳節(jié)的美好記憶,然而這首詩中的除夕夜卻是另一種情景。
詩的開頭就是“旅館”二字,看似平平,卻不可忽視,全詩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發(fā)開來的。這是一個除夕之夜,詩人眼看著外面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歡聚一堂,而他卻遠離家人,身居客舍。兩相對照,詩人觸景生情,連眼前那盞同樣有著光和熱的燈,也變得“寒”氣襲人了。“寒燈”二字,渲染了旅館的清冷和詩人內心的凄寂。除夕之夜,寒燈只影,詩人難于入眠,而“獨不眠”又會想到一家團聚,其樂融融的守歲景象,這更讓詩人內心難耐。所以這一句看上去是寫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卻處處從反面扣緊詩題,描繪出一個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轉凄然”,這是一個轉承的句子,用提問的形式將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因身在客中,故稱“客”。詩中問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變得凄涼悲傷?”原因就是他身處除夕之夜。晚上那一片濃厚的除夕氣氛,把詩人包圍在寒燈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句中“轉凄然”三個字寫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單身一人的孤苦;對千里之外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以及對時光流逝之快的感嘆。
詩中寫完一二句后,詩人似乎要傾吐他此刻的心緒了,可是,他卻又撇開自己,從遠方的故鄉(xiāng)寫來:“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薄肮枢l(xiāng)”,是借指故鄉(xiāng)的親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詩人自己。其實,這也正是“千里思故鄉(xiāng)”的一種表現。詩人并沒有直接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而是表達的更加含蓄委婉。
“霜鬢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舊的一年又將“思”到新的一年,這漫漫無邊的思念之苦,又要為詩人增添新的白發(fā)。清代沈德潛評價說:“作故鄉(xiāng)親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保ā短圃妱e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為詩人巧妙地運用“對寫法”,把深摯的情思抒發(fā)得更為婉曲含蘊。這在古典詩歌中也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詩中寫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實恰恰是詩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明代胡應麟認為,絕句“對結者須意盡。如……高達夫‘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語不得乃可”(《詩藪·內編》卷六)。所謂“意盡”,是指詩意的完整;所謂“添著一語不得”,也就是指語言的精煉!肮枢l(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正是把雙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過除夕之夜抒寫出來了,完滿地表現了詩的主題思想。因此,就這首詩的高度概括和精煉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經收到了“意盡”和“添著一語不得”的藝術效果。
10.除夕的古詩詞有哪些呢? 篇十
除夜
朝代:宋朝|作者: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賞析/鑒賞
此詩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過的最后一個除夕夜。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fā)的“脆弱”,更讓我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詩,沒有雕琢之語,沒有瑣碎之句,更無高昂的口號式詠嘆。可是,我們仍舊感到心靈的一種強烈震撼。無論時光怎樣改變,無論民族構成如何增容擴大,無論道德是非觀念幾經嬗變,文天祥,作為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作為忠孝節(jié)義人格的偉大圖騰,萬年不朽,顛撲不滅,仍會是在日后無數個世代激勵一輩又一輩人的道德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