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選小學生文言文分享
囊螢夜讀
佚名〔唐代〕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譯文
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淵博,學問精通。他家境貧寒,不能經(jīng)常得到燈油。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只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著。
注釋
此文選自《晉書·車胤傳》
囊螢:用袋子裝螢火蟲。
囊: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袋子裝”。
胤恭勤不倦: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
恭:謹慎的意思。
博學:學識淵博。
通:通曉。
練囊:用白色絹子做袋。練:白絹,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白絹做"。
以夜繼日:用夜晚接著白天(學習)。
2.精選小學生文言文分享
自相矛盾/矛與盾
韓非〔先秦〕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譯文
有一個楚國人,既賣盾又賣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沒有什么東西能夠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任何堅固的東西都穿得透!庇腥藛査骸叭绻媚拿棠亩,結(jié)果會怎么樣呢?”那人張口結(jié)舌,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注釋
矛: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長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系和凹口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戰(zhàn)時遮擋刀劍用。
譽:贊譽,夸耀。
曰:說,講。
吾:我。
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人。
以:使用;用。
子:您,對人的尊稱。
何如:怎么樣。
應(yīng):回答。
利:鋒利,銳利。
其:助詞。這里指那個賣矛和盾的人。
弗能:不能。弗,不。
之:的。
鬻(yù):賣。
者:...的人。
莫:沒有什么。
夫:用在句首,引起議論。
3.精選小學生文言文分享
守株待兔
韓非子·五蠹〔先秦〕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fù)得兔。兔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
譯文
宋國有個種地的農(nóng)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樹樁。一天,一只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農(nóng)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
注釋
株:樹樁。
走:跑。
觸:撞到。
折:折斷。
因:于是,就。
釋:放,放下。
耒(lěi):一種農(nóng)具。
冀:希望。
復(fù):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為:被,表被動。
4.精選小學生文言文分享
鐵杵成針
祝穆〔宋代〕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
譯文
磨針溪是在象耳山腳下。世世代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yè),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崩畎妆凰木窀袆樱突厝ネ瓿蓪W業(yè)。那老婦人自稱姓武,F(xiàn)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巖。
注釋
世傳:世世代代相傳。
成:完成。
去:離開。
逢:碰上。
媼:婦女的統(tǒng)稱。
方:正在。
鐵杵;鐵棍,鐵棒,杵,壓米或捶衣用的棒,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棒。
欲:想要。
感:被......感動。
還:回去。
之:代詞,指代老婦人在做的事。
卒業(yè):完成學業(yè)。
今:現(xiàn)在。
氏:姓…的人。
啟示
1、只要堅持不懈就算是鐵杵,也能磨成針。
2、一個人,不管結(jié)果如何,只要堅持不懈,即可創(chuàng)佳績。
3、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標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5、要把鐵杵磨成細針,需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們擁有這樣的精神,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無論做什么事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會成功,因為工夫不負有心人。重視生活細節(jié),那將影響你的一生,請牢記:世界上沒有你做不到的事,關(guān)鍵在于你的心態(tài)。
釋讀
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yè)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重視生活中的細節(jié),那將影響你的一生.請牢記: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關(guān)鍵在于你的態(tài)度。
5.精選小學生文言文分享
精衛(wèi)填海
佚名〔先秦〕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譯文
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因此化為精衛(wèi)鳥。經(jīng)常口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注釋
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兒。
溺:溺水,淹沒。
故:因此。
為:化為,成為。
堙: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