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孝之關(guān)于孝順的故事
孝感動天
人物:舜,傳說中的五帝之一。
故事:據(jù)說舜的父親、繼母和他異母的弟弟多次想害死他,他們在舜修補谷倉時放火,在他掘井時填土企圖將其掩埋,但舜都成功逃脫了。舜雖心里萬般委屈,但仍然反省自己,認為是自己侍奉的不好,絲毫不記恨家人,還對他們一如既往的好。舜的孝行感動了上天,在他耕地時,大象跑過來幫他,小鳥來替他鋤草。堯帝聽說了,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各種考察,讓他繼承了王位。舜在當了天帝后,依然十分孝順自己的父母,對弟弟也很好,他的孝行便這樣流傳了下來。
2.二十四孝之關(guān)于孝順的故事
親嘗湯藥
人物:漢文帝劉恒,漢高祖劉邦之子,西漢的第五位皇帝,生母是薄太后。
故事:漢文帝十分孝順,每日都細心照料母親,從不懈怠。傳聞薄太后生病,病了足足有三年,漢文帝把母親照料的很周到,常常衣不解帶侍奉左右,湯藥他也是親自嘗過之后才拿給母親喝,其孝行因此傳遍天下。
3.二十四孝之關(guān)于孝順的故事
蘆衣順母
人物:閔損,字子騫,孔子的弟子,十分孝順。
故事:他的生母去世的早,后來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生有兩子。后母對閔損十分苛刻,經(jīng)常虐 待他,寒冬時節(jié),她給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用棉花做冬衣,卻用蘆花給閔損做冬衣。一次閔損和父親一起出門,實在是受不住寒冷,在牽著馬車時不小心將繩子掉在地上,父親十分生氣,對著他責(zé)怪抽打,卻發(fā)現(xiàn)了他衣服里的蘆花,這才知道自己的兒子經(jīng)常受到虐 待。于是一氣之下想要休掉妻子,但閔損跪著求父親,跟父親說現(xiàn)在只是自己一個人受凍,母親走了,幾個孩子就都得受凍了。父親很是感動,便就此作罷,閔損的后母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很是后悔,從此以后將他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
4.二十四孝之關(guān)于孝順的故事
戲彩娛親
人物:老萊子,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
故事:老萊子生性孝順,吃喝都考慮周全才為父母奉上。他自己都七十多歲了,也不說自己老,還穿著五彩的衣裳,扮作小孩子的模樣逗父母開心。一次他提著桶給父母送水,進門時不小心摔倒了,怕父母擔心,他就假裝自己是故意的,還學(xué)著小孩子的樣子哭,父母忍不住大笑起來。
5.二十四孝之關(guān)于孝順的故事
懷橘遺親
人物:陸績,三國時期吳國人,曾做《渾天圖》,注《易經(jīng)》。
故事:父親名陸康,在陸績六歲時,跟隨父親去拜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他們,陸績便偷偷藏了三個。走的時候,橘子不小心掉出來,袁術(shù)笑他來自己家中做客,走的時候還藏了主人的橘子,陸績誠實告知,自己的母親喜歡吃橘子,他只是想拿回去讓母親嘗嘗。袁術(shù)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道,還很是驚奇。
6.二十四孝之關(guān)于孝順的故事
涌泉躍鯉
人物:姜詩,東漢四川人。
故事:娶妻龐氏,二人對母親十分孝順。因婆婆喜歡吃魚,飲長江水,所以龐氏常跑六七里路去撈魚取水。有一天趕上大風(fēng),龐氏回來晚了,姜詩誤會她怠慢母親,把她趕了出去。龐氏借助到鄰里家,靠紡織賺得錢全托鄰里拿回家孝敬婆婆。婆婆得知了龐氏被趕出家門之事,讓姜詩請她回家。龐氏回家后,自家院里涌出了泉水,滋味和長江水一樣,并且每天還會躍出兩條鯉魚,于是夫妻二人便拿去孝敬母親,再也不必跑遠路了。
7.二十四孝之關(guān)于孝順的故事
臥冰求鯉
人物:王祥,瑯琊人。
故事:他的親生母親早逝,繼母常在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導(dǎo)致王祥同時失去父母親的疼愛。后來二老生病了,王祥依舊孝順,盡心照顧他們,繼母想吃活鯉魚,可那時正值寒冬,河上結(jié)了厚厚的冰,根本無法撈魚,王祥便用自己的體溫將冰融化,得了魚給繼母吃,她的病很快就好了。
8.二十四孝之關(guān)于孝順的故事
哭竹生筍
人物:孟宗,三國時江夏人。
故事:父親早逝,母子相依為命。母親病重,需用鮮竹筍做湯,可寒冬時節(jié)竹筍根本沒有長出來,孟宗無計可施,獨自跑到竹林中哭泣,結(jié)果感動天地,地面裂開,長出了些鮮竹筍。孟宗趕緊拿回家給母親做了湯,母親果然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