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時間:2022-04-22 17:18: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民間故事占據(jù)了很大的地位。在許許多多的故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聽故事的快樂,更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歡迎閱讀參考!



1.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在遠古時代,有一個名叫夸父的人。他力氣非常大,一只手就能拔起一棵大樹;抬腳走一步,就能跨過一條大河。

  那個時候,人們住在樹林里,穿樹皮,吃野果,生活非常艱難。每到冬天的夜晚,人們又冷又餓,因此大家都害怕黑夜,希望太陽在白天能停留得長一些。

  善良的夸父決定追上太陽,請它在白天多停留一會兒。

  夸父站在山頂上,當太陽出現(xiàn)的時候,就大聲喊道:"太陽,你能不能慢點兒走,讓白天更長一些呢?"太陽沒有回答,息急忙忙地走了。

  第二天,夸父又來到山頂上,對著剛升起的太陽喊:"太陽,你能不能慢點兒走,給人們多一些陽光和溫暖呢?"太陽仍然沒有理睬他。

  夸父急忙拿起手杖,追了上去。他發(fā)誓要捉住太陽,不讓它落山。

  太陽爬上了山頂,夸父就追上山頂。太陽落到峽谷,夸父就追到峽谷。夸父跑過無數(shù)座大山,跨過無數(shù)條大河,一直追了七天七夜,太陽有點害怕了,跑得越來越快,眼看就要落山了。

  夸父追啊追啊,跑啊跑啊,大陽這個大火球烤得他嗓子都快要冒煙了,他越來越渴,越來越累,快要倒下去了。于是,夸父就跑到黃河邊,一頭扎進水里,咕咚咕咚,很快就把黃河水喝干了。

  可是他仍然很渴,就來到渭水邊,咕咚咕咚,一口氣把渭水喝光了。

  夸父繼續(xù)追趕太陽。但是他實在太累太渴了,走著走著,就倒在地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夸父死后,他的高大身軀變成了山脈,頭發(fā)變成了樹木,血液變成了河流,扔出去的那根手杖,變成了一片桃林。

2.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古時候有個富陽人名叫董昭之,有一次乘船過錢塘江。船到江心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江中漂著一截三尺長的蘆葦。蘆葦上有一只螞蟻急匆匆地爬來爬去,不住地從一頭爬到另一頭,眼看就要掉進江水里淹死啦。

  董昭之是個好心腸的人,他讓船駛近蘆葦,想把蘆葦連同螞蟻拾上船來,同船的人反對道:“這是蜇人的毒蟲,你敢拿上船,我們就踩死它!”董昭之沒辦法,就用繩子一頭縛住蘆葦,一頭拴在船舷上,拖著螞蟻靠了岸。螞蟻死里逃生,爬到陸地上飛快地跑掉了。

  這天晚上,董昭之做了個夢,夢見上百個穿著黑衣服的人來找他。為首的一個黑衣人向他行禮道謝,對他說:“我是螞蟻的王,今天不慎掉進江里,幸虧您救了我的命。今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一定告訴我,我會盡量幫助您。”

  董昭之醒后,覺得這個夢很荒誕,就沒有理會。

  數(shù)年后,董昭之因為四處維權(quán)得罪了官府,被抓進大牢,申訴無門,無法脫身。萬般無奈之下,他想起了那個荒誕的夢,覺得不如試試看,也許是個辦法。他從牢里找到幾只螞蟻,對它們說:“我是富陽董昭之,我被關(guān)在牢里啦,快去告訴你們的王,讓它想辦法救救我吧!”

  螞蟻們愣了一會兒,匆匆忙忙爬走了。

  可是,接下去一連三天都沒有動靜,董昭之有點絕望了,甚至感到自己太無聊,竟然傻乎乎地去跟螞蟻說話。

  三天后的深夜,下著大雨,電閃雷鳴。睡夢中的董昭之又夢到那個黑衣螞蟻王,蟻王大聲叫喊著:“快起來!快起來!”董昭之猛地驚醒,四下打量了一番。忽然,牢房一角的墻壁“嘩啦”一聲塌陷出一個窟窿,成千上萬只螞蟻密密麻麻地從窟窿里爬走了。董昭之知道這是蟻王帶領(lǐng)螞蟻們蛀出來的逃生通道。他滿懷感激地向螞蟻們拜了一拜,趁著雷雨之夜越獄逃跑了。

  后來董昭之一直告誡他的后代子孫,積德行善要從點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為。

3.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后來,才發(fā)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fā)現(xiàn)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jīng)知道利用火)。

  火的現(xiàn)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fā),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里也會起火?墒窃既碎_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jīng)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xué)會用火燒東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鉆,鉆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來。這就懂得了工人能夠取火(從考古材料發(fā)現(xiàn),山頂洞人已經(jīng)懂得人工取火)。是誰發(fā)明的呢?當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傳說中又說成是一個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fā)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jù)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傳說中的神農(nóng)氏還親自嘗過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發(fā)現(xiàn)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可以治病的藥材。據(jù)說,醫(yī)藥事業(yè),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從有巢氏到神農(nóng)氏,這些傳說中的大人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從構(gòu)木為巢,鉆木取火,一直到漁獵、畜牧,發(fā)展農(nóng)業(yè),反映了原始人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1952年,在陜西西安半坡村發(fā)現(xiàn)了一處大約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遺址。從遺址中發(fā)掘出來的東西,知道那個時期的人已經(jīng)學(xué)會飼養(yǎng)跟農(nóng)耕了。



4.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哈尼族有個的接骨醫(yī)生,配制了一種接骨的草藥,醫(yī)治骨折有意想不到的療效,止痛、止血、消炎,藥到病除,他被人們譽為接骨“神醫(yī)”。

  奇怪的是,這種接骨術(shù)并非祖?zhèn)鳎球隍冀探o他的。其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天正午,這個哈尼族醫(yī)生在山路邊的一棵大樹下休息,突然間他看到一條20多厘米長的大蜈蚣爬過來,它瞪著小眼,兩排長足在蠕動,搖頭擺尾,令人生畏。他擔(dān)心蜈蚣來刺螫,就拔出長刀,輕輕砍下去,把它斬成兩截。因為蜈蚣的每一節(jié)都有神經(jīng)節(jié),所以蜈蚣被斬成兩截后,神經(jīng)節(jié)還會分別起作用,斷體在不停地掙扎和蠕動著。

  過了一會兒,他發(fā)現(xiàn)另一條蜈蚣爬過來了。當它看到自己的同伴已經(jīng)奄奄一息時,十分焦急,繞著兩截斷體轉(zhuǎn)了轉(zhuǎn),然后用鼻子嗅了一下,便匆忙向草叢里爬去了!膀隍荚谕媸裁窗褢?”有心的哈尼醫(yī)生出于好奇,沒有再砍死這條蜈蚣。

  不久,這條蜈蚣又爬回來了,嘴里噙著一片嫩綠的葉子。哈尼族醫(yī)生出于好奇心,就仔細瞧著它。只見這條蜈蚣把斷體連在一起,然后將這片嫩葉覆在連接處的上面,自己卻安靜地守在旁邊。大約過了半個多時辰,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那條被斬成兩段的蜈蚣竟然連成一體了。它慢慢地蠕動了幾下,然后開始爬動了。最后,它爬進草叢,又爬上大樹的縫隙中。

  哈尼族醫(yī)生撿起那片遺留在地上的葉子,仔細辨認,發(fā)現(xiàn)這是長在一種細藤上的葉子。于是,他采了很多這種葉子,裝了一大包背回山寨。

  他先將葉子搗碎,然后打斷雞腿,將藥敷上包好。過了3天,解開一看,雞腿骨也連接起來了。

  后來,他把這種樹葉用在骨折病人身上,也很有效果。就把這種樹取名接骨木。

5.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相傳,古時候有八位神仙: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這八位神仙個個神通廣大,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法寶。

  鐵拐李的法寶是一個葫蘆,這個葫蘆能煉出靈丹妙藥,治病救人。漢鐘離的法寶是一柄芭蕉扇。張果老整天倒騎著一頭毛驢。呂洞賓的法寶是一把能降妖伏魔的寶劍。何仙姑的法寶是她手中的荷花。藍采和的法寶是一個花籃。韓湘子的法寶是一支笛子。曹國舅的法寶是他手里的笏板,笏板一拍,就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

  有一天,八仙來到了東海邊,想要過海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呂洞賓說:鉑我們各自使出自己的能耐來,看誰先到海的那一邊!”

  于是,鐵拐李把自己的葫蘆拋到了海上,漢鐘離拋出了扇子,呂洞賓拋出了寶劍,何仙姑拋出了荷花,藍采和拋出了花籃,曹國舅拋出了笏板,韓湘子拋出了笛子。七位神仙各自站在自己的法寶上,在大海上航行。張果老呢?他直接騎著毛驢下了海!

  就這樣,八仙各顯其能,向著海對面出發(fā)了。這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

6.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徐文長的伯父很喜歡他,時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領(lǐng)著徐文長來到一座貼著水面、橋身既窄又軟的竹橋邊,把兩只水桶裝滿了水,對徐文長說:“我想考考你,你能提著這兩桶水過橋,我就送你一件禮物。”

  少年徐文長想了一下,就脫下鞋,用兩根繩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裝滿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這樣他提著兩根繩子走過了木橋。

  伯父還想用一個更難的法子把徐文長難倒。他說:“既然你過了橋,禮物我當然要給你,但必須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禮物!闭f著,他就把那件禮物吊到一根長竿頂上,并且告訴徐文長:“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類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橫下來!

  伯父想,這下徐文長就沒有辦法了。

  但徐文長摸了摸后腦勺,馬上就想出了取禮物的方法。只見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邊,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當竹頂快到井口時,他就順利地拿到了那件禮物。

  伯父被聰明的徐文長驚呆了,不禁拍手稱贊:“真是聰明的徐文長啊!”

  徐文長到舅舅家做客,半晌才端出一盤菜,卻只一雞蛋,舅舅說:文長啊,真是不好意思,你來的真不巧,要是晚來三個月,這個雞蛋就是一碗鮮的雞湯了。徐文長笑道:啊,真是難為你了。

  一日,徐文長復(fù)請舅舅,半晌,端出一盤竹片,對舅舅說:舅舅啊,真是不好意思,你來的真不巧,要是早來三個月,這盤竹片就是一碗鮮美的竹筍了。

  張三李四拜訪徐文長,張三暗將徐文長拉到一邊說:文長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聲,我今天就請客吃飯。徐文長笑道:“此事極易”。

  徐文長將張三李四帶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長手指瓜田對李四說:“李兄啊,你看這一片葫蘆長的多好啊!崩钏募{悶道:“文長兄啊,這明明是瓜嘛,你怎么說是葫蘆呢!

  徐文長道:“是葫蘆”。李四道:“是瓜”。徐文長:“葫蘆”。李四:“瓜”。徐文長:“葫蘆,葫蘆,葫蘆!崩钏模骸肮,瓜,瓜!”



7.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從前,有一個商人養(yǎng)了一只聰明伶俐的鸚鵡,無論到哪里,他都會把它帶在身邊。

  有一次,他去京城做生意,身上的盤纏被小偷偷了。京城離家很遠,他當時又累又餓,心里十分焦急。這時,鸚鵡對他說:“先生,你不如把我賣掉,只要你把我送到王府附近,我們表演一個節(jié)目,就一定可以賣個好價錢。”商人說:“我怎么舍得賣掉你呢?”鸚鵡說:“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渡過眼前的難關(guān)啊!”見商人還是不答應(yīng),鸚鵡又說:“你拿到錢就趕緊離開,到城東二十里處的那棵大樹下等我就行了。”

  在鸚鵡的勸說下,商人來到王爺府附近,和鸚鵡進行了對話、游戲等表演。他們的精彩表演很快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看。不一會兒,消息就傳到王爺那里。王爺很喜歡鸚鵡,就派人將商人和鸚鵡請進了王府。

  王爺問商人:“聽說你有一只多才多藝的鸚鵡?把它賣給我吧!鄙倘霜q豫著,不肯賣。

  王爺就問鸚鵡:“你愿不愿意住在我這里?”鸚鵡說:“愿意!”鸚鵡又接著說,“只給他十兩銀子就夠了,不要多給!边@一下,王爺更高興,馬上叫人拿出十兩銀子給商人,并將他趕出王府。

  王爺?shù)玫揭恢宦斆髁胬柠W鵡,高興極了,就站在鳥籠前逗它說話,聰明的鸚鵡也總講一些恭維王爺?shù)脑。王爺很高興,叫人好吃好喝伺候著。鸚鵡吃飽了,叫道:“王爺,我想洗澡!蓖鯛斄⒓疵擞媒鹋枋硭职阉鼜幕\里放出來。鸚鵡洗完澡后,一邊梳理羽毛,一邊和王爺說話,王爺笑得合不攏嘴。

  不一會兒,羽毛干了,鸚鵡突然展翅飛走了,只剩下王爺?shù)纱笱劬ν炜眨瑖@息不已。

  只要運用智慧,沒有什么困難可以難倒我們。

8.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贈刑部侍郎。包公為人正直,少年時便以孝順而聞名。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時,包公中了進士,當時28歲。包公先任大理寺評事,后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但是他的父母因為年老多病,不愿隨他到他鄉(xiāng)去。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在身邊,那么這個兒子不能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扔下父母不管,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guī)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著兒子去外地的,而父母不愿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yǎng)老,這種情況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辭去官職照料父母。由于父母不愿跟隨包公去外地,包公便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得到了官吏們的稱頌。

  幾年后,他的父母相繼離世,包公才重新踏入仕途。

  包公能主動辭去官職,照顧父母,說明他不是那種貪戀官 場的人,更體現(xiàn)出他是個孝順的人,對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懂得回報,這一點,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

9.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五代十國時期,后梁經(jīng)學(xué)家張策少年時就才智超群,學(xué)識淵博。

  有一次,他家所在的洛陽敦化里,在疏挖一口甜水井時,起出了一只古鼎。那銹蝕斑駁的銅鼎上銘刻著一行篆字:“魏黃初元軍春二月,匠吉千。”那鼎做工十分精細考究。左鄰右舍無不認為這是稀世的文物。大家高興極了,好像已得了飛來的橫財。

  可是,張策望著古鼎一會,苦笑了笑,說:“眾鄉(xiāng)親啊,不是我說掃興話,這只‘古鼎’是后人假造的,絕不是曹魏時代的珍品。”

  眾人聽了都大驚失色。有個老學(xué)究卻不服氣,冷笑道:“唉!你這小子不過十二三歲,怎曉得幾百年前一個古物的真?zhèn)文??/p>

  張策的父親張同也有此感,怒聲責(zé)問道:“你可要謙遜一些!”

  張策也不氣惱,只是輕聲慢語地對老學(xué)究說:“老先生,晚輩斗膽說一下根據(jù),請您指教!

  老學(xué)究笑笑,話內(nèi)含刺地說:“愿聽高見!

  張策侃侃而談:“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后,東漢年號就改為延康了。這年十月,曹丕接受了漢獻帝劉協(xié)的禪讓,做了皇帝,建立了魏國,改年號為黃初。這就是黃初元年,請問哪來的二月呢?可見,古鼎上的篆文說什么‘黃初元年初二月’,豈不是太荒謬了嗎?”

  老學(xué)究和張同聽了,相對著望了一眼,不再言語了。

  眾人紛紛七嘴八舌地說:“張同先生,您何不取出《三國志》來查對一下呢?”

  《三國志》取來了,張同翻開其中《魏書》一看,果然書中記載的同張策的說法完全一樣。

  老學(xué)究面色騰地飛紅,連忙說:“小策真是個博古通今的小奇才。 

10.精選短小的十個民間故事

  傳說在黃帝之后,先后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分別是堯、舜和禹。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lǐng),后來被推選為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

  那時候,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lǐng)一起商量。

  堯年紀老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lǐng)來商議。大家一致推薦舜。

  堯點點頭說:“哦!我也聽說這個人挺好。你們能不能把他的事跡詳細說說?”

  原來舜的父親是個糊涂透頂?shù)娜,人們叫他瞽叟。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對他很壞。后母生的孩子名叫象,非常傲慢,瞽叟卻很寵他。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里,盡管全家人對他都不好,但是他對待他的父母、弟弟卻非常好。大家都認為舜是個有德行的人。

  堯聽了挺高興,決定先考察一下舜。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筑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后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計,幾次三番想害死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shù)臅r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經(jīng)不知去向。幸好舜隨身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他雙手拿著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笠帽隨風(fēng)飄蕩,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

  瞽叟和象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以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沒想到舜下井后,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鉆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脫險,得意揚揚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準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F(xiàn)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chǎn)分一分了。”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象心里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哥哥,你什么時候回的?我都不知道呀!”

  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

  以后,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堯聽了大家介紹的舜的事跡,又經(jīng)過考察,認為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領(lǐng)的位子讓給了舜。這種讓位,歷稱做“禪讓”。其實,在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首領(lǐng)老了,用選舉的辦法推選新的首領(lǐng),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兒。

  舜接位后,又勤勞,又儉樸,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愛戴。過了幾年,堯死了,舜還想把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的位子讓給堯的兒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贊成。舜才正式當上了首領(lǐng)。舜到老年的時候,也跟堯一樣,把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的位子傳給了治水有功的大禹。堯舜禹后來就成為中國歷有德之君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