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疫情又來襲日記
2022年3月,反反復復的疫情又打破了蘭州的平靜,讓今年的三月變得不同尋常,我們又不得不開始了居家線上學習。雖然早已經歷過了兩次居家網課學習,但面對線上課,心里還是五味雜陳,甚至有點反感郁悶,但又能怎么樣呢?我們還是要去面對適應。居家學習的日子里,首先要做好個人及家人的防護。當然,我也深知我們能夠在家中安心地學習,離不開每一位疫情防護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樓下的喇叭喊著“請全體居民朋友下樓做核酸檢測”,起身望去,白衣藍棚,第六輪核酸檢測開始有序進行。我連忙戴好口罩,下樓、排隊、等待。積極配合,就是我的“戰(zhàn)疫”。在月光下,居民們間隔一米,排起了有序的長隊。一陣風吹過,我從頭到腳打了一個深深的寒顫,不免縮了縮脖子,再看看隊伍里的大家,有年逾古稀的老者,有牙牙學語的孩童……大家都遵守核酸檢測制度,自覺排隊,聽從志愿者的安排,保持一米線的距離,安靜有序。該到我進行核酸采樣了,我遵從指令,在信息采集人員處掃過健康碼,在旁邊采樣人員處提取了咽試子,再重新戴上口罩,起身離開,短短15秒,效率真高!
網課學習期間,沒有了在教室里大家一起學習的氣氛,也沒有老師在耳邊的叮囑提醒,但我想在線上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加自律,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特別是作為一名高二的學生,我們更應該珍惜時間,我相信每一份付出不會白白浪費,一點一滴的努力都會被時間看到。
在上網課過程中,有時會遇到如網絡卡頓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總能調整自己的節(jié)奏,盡可能高效地完成當日的學習任務。課間時,我們也會利用好碎片時間,適當休息,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我想,對于我們廣大學子來說,居家期間,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就是我們的責任!
萬眾一心,共克時艱,人人有奉獻有擔當,何愁不見撥云見日之時!我們一起加油!
2.2022疫情又來襲日記
“青春才幾年,疫情占三年”,這是近網絡火起來的一句話,我在朋友圈里看見了很多次。是的,在科技發(fā)達的二十一世紀,疫情仍牽動著人們的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我們都厭惡疫情帶給我們帶來的不便,憧憬沒有疫情的美好生活。
我暢想著,去野餐,去拍照,去海邊看日出日落,去咖啡館和書店,去街邊散步,我想要真正去體驗青春正好的日子。我想淋春天的雨,我想要吹傍晚的風,我想要追搖搖欲墜的夕陽,我想要去感受春日好時節(jié),我想要在郁金香盛開的季節(jié)里大聲歡笑、讓世界充滿我的足跡………
待疫情真正結束那天,我們所有人都會熱淚盈眶的對吧,人們出門不用戴口罩,去玩不需要24小時以內的核酸檢測和綠碼,那時有多少諾言將會實現(xiàn),有多少家庭將會團聚,有多少愛意將會洶涌……我期待著!
我們被迫停課,迎來高中學習生涯的第二次網課,高三還有短短七十來天,也意味著我也即將成為一名高三生、畢業(yè)生。多少的彷徨在心中洶涌,而我不能再焦慮地玩著手機,以疫情為借口縱容自己拖延、懶惰和墮落。
“在低谷,也要開花”,我們眼下的生活可能過得讓人糟心,又或許我們正在經歷著一些十分艱難的磕碰,但這些日子也催動著我們要變得更加光亮,在日后的某個階段里,說不定就會開花結果。走的慢也好、步子小也罷,只要是在前進就好,F(xiàn)在看起來天大的煩惱,說不定以后回頭看看就是小菜一碟啦!
春有約,花不誤,歲歲年年不相負!
花開了,疫情終將過去,我們會早日回到親愛的校園,我期待著!
3.2022疫情又來襲日記
冬的寒冷已經過去,春的氣息也在不斷靠近。就在這春暖花開之季,疫情卻從中橫插一刀,于是,網課又將我們困在家中。在這次疫情中,我感受到大的,莫過于我們中國人民的團結精神。一滴水匯入大海,便能永不干枯。一個肩膀與億萬肩膀同在,就能筑起堅不可摧的長城。中華民族之所以能經歷滄桑而始終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就是因為我們骨子里流淌著團結奮斗,共渡難關的血液。這次疫情的反撲,所有人都始料不及,但是團結的我們,立刻打響了疫情“保衛(wèi)戰(zhàn)”,小區(qū)的封控、健康碼的每日上傳、核酸檢測的晝夜不停。
在這次疫情中,我感觸深刻的是志愿者和醫(yī)護人員的艱辛,這讓我對于疫情后的生活有了憧憬。
青山一道同風雨,熱風精神仍須存?邕^一個漫長不安的冬天之后,留給我們的,不應是風雨籠罩后的恐懼,而應是無所畏懼的烈風精神:雖不似白衣無畏永逆行,亦應盡平生肝膽向上走。
古往今來,看得見的是功成名就的偉士,看不見的卻是寂寂無名的“熱風”!跋蛏献摺笔菬犸L精神的根本,故而在疫情過后時代,我們不應籠罩在疫情時期的恐懼而止步不前!翱謶帧笔潜仨毜,但“向上走”才是世界恢復太平以至于滾滾向前的標準。唯時代聚一陣滾滾熱風,戮力同心面對新的挑戰(zhàn),長風破浪仍然迎難而上,我們才能度過這覆滿冰霜的寒冬,迎來那充滿希望的春天。
夜暗方顯萬顆星,燈明始見一縷塵。面對未知的病毒,無數醫(yī)護人員甘冒風險,赴往前線抗疫;無數志愿者不辭勞苦,不求回報,為社區(qū)街坊送菜送肉,做醫(yī)護人員的堅實后盾。我們的生產生活能如此快從疫情中恢復過來,正有賴于這千萬顆星,在暗夜之時綻放光芒,驅散陰霾。
4.2022疫情又來襲日記
近日,已經“消失”了許久的疫情又出現(xiàn)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而這輪疫情反撲的“禍根”是境外輸入我國本土的德爾塔病毒。不同于以往的新冠病毒,它的變異導制了傳染性的極劇增強,傳播率提升了近一倍,而且,它的潛伏期以及傳代間隔都縮短至了3一4天,所以,現(xiàn)在的防控難度將會加大。而且,輸入地點是流通量巨大的x國際機場,人員流動密集,輸入時間也恰巧趕上了暑期旅游季,正值盛夏,許多城幣客游量巨大,人員密集,極易發(fā)生連續(xù)性的傳染。所以,國家對此進行了緊急防控。
“說走就走的旅行”完全泡湯了。許多景點關閉、城市勸返游客……可能許多人“玩得正嗨”,卻被“趕”回了老家”,或是已制定好詳細的旅行計劃卻一下“備感失落”……疫情形勢又變得嚴峻,國家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不得不選擇將人們的活動范圍縮小。而且,即使是小范圍的游玩也不被允許,出市之前是要通過批準才能出去。為了自身的健,口罩又要備上咯!雖不用在家“閉戶”,但日常出行需要戴上口罩,給別人一份、也給自己一份安心。
又一輪“疫情”來襲,希望大家可以做到不為國家添亂,我自己也會做到。等風波過后,再去補償這些天缺失的“旅行”!
5.2022疫情又來襲日記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愛和希望永遠比疫情多!2022年3月21日,我們又開始了網課生活。也許在之前,我們怎么都不會想到,上網課、做核酸成了我們的日常。我們隔著手機屏幕傳遞情感,要說的話用文字怎么也表達不出來。我們厭倦了日復一日地面對冰冷屏幕的生活,卻不曾想到,多少醫(yī)護人員在寒風中前行,成為了我們堅強的后盾。
在這些天,感動的瞬間有很多很多:社區(qū)工作人員剛通知做核酸,大家就已經排好了隊,間隔一米,戴好口罩;媽媽在剛得知疫情來襲時,立馬給社區(qū)打電話詢問缺不缺志愿者,可是后來得知自己還要上班只好做罷,她下班回家時老是抱怨:“上疫情來我和你爸爸就去當志愿者了,人都不夠,這下我們要上班都沒去,人怎么會夠啊”;不知名的視頻里,小區(qū)居民拿著手電筒站在窗戶前喊著,我聽到了蘭州加油、中國加油、疫情走開……心里的激動之情久久不能平復,我們不能改變什么,但我們相信前路光明,陰霾終會散去,我們定同舟共濟。
有很多人都在說“青春才幾年,疫情占三年”,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這場疫情給了我們時間,讓我們意識到了生命的重要和脆弱,作為新時代青年,時代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里,我們要學會做自己,學會做青年該做事情。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終將退散,總有一天,我們會身著校服,與想見的人再次相見,看人聲鼎沸,看山花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