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 #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考試重點#】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但古人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多了失敗,就多了教訓;多了挫折,就多了經驗。沒有失敗和挫折的人,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本篇文章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考試重點》,供大家借鑒。
1.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考試重點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屬于中緯度地區(qū),屬于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于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qū)域,基本分為省、縣、鄉(xiāng)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
11、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fā)展和資源環(huán)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集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qū)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騰沖市。
15、我國人口多的河南省,面積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國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多,少數民族中人口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qū)。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19、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xiāng)等。
2.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考試重點
認識大洲
第一節(jié)、亞洲及歐洲
1、比較亞洲和歐洲:
亞洲歐洲
緯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
海陸位置東南北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北臨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
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③中部高、四周低①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較低;②地面起伏較小;③南北高、中間低。
氣候特點①氣候復雜多樣,(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大陸性特征和海陸差異特征顯著①溫帶氣候顯著(熱帶氣候沒有);②海洋性氣候顯著。
河流特點①發(fā)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長,水量較大。③多內流河。如長江,湄公河,塔里木河。①發(fā)源南部山地、是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短小,水量豐富。如:多瑙河、萊茵河、伏爾加河等。
人口特點世界上人口多的大洲(36.72億)人口過億的國家有6個東部、南部人口稠密人口居世界第二位(7.27億)人口增長率低,西部人口稠密。
2、需要識記的一些內容
、艁、歐兩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苼喼、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
、恰暗厍蛑畮p”——珠穆朗瑪峰;世界陸地低點——死海(-400米)。
⑷北半球的.“寒極”奧伊米亞康(俄羅斯);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印度)。
、蓙喼揲L的河流---長江(世界第三長河,注入東海),流經國家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注入南海。
、蕷W洲長的河流——伏爾加河,注入里海;流經國家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經8個國家),注入黑海。
、藖喼蕖W洲的湖泊:
貝加爾湖(俄羅斯)——世界深的湖泊;
里海(中亞)——世界大的湖泊;
死海(西亞)——世界上湖面海拔低
巴爾喀什湖(中亞)—一半咸水,一半淡水
第二節(jié)、非洲
1、地理位置:
、诺乩砦恢茫撼嗟缽闹胁看┻^,地跨南北兩半球。
、坪j懳恢茫簴|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亞歐相望,東北和東面隔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與亞洲分界。
2、非洲是世界上國家多的大洲(54個)。二戰(zhàn)前,只有三個國家獨立:埃及、埃塞俄比亞、利比里亞。
3、非洲地形:⑴地形多以高原為主(高原大陸)海拔500—1000米
、苿輺|南高,西北低。
⑶主要地形區(qū):
、侔H肀葋喐咴胺侵尬菁埂;
、谄蛄︸R扎羅山——非洲高的山峰;
、蹌偣璧-----世界的盆地;
、軚|非大裂谷----世界長的裂谷帶;
、萑龉衬------世界大沙漠;
、迬變葋啚-------非洲大海灣;
、唏R達加斯加島------非洲大島嶼。
4、氣候:⑴非洲絕大部分在熱帶,平均氣溫高(25℃以上)稱為“熱帶大陸”,是世界上干旱面積大的國家。
⑵氣候特點: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
注:非洲有世界上大的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地中海氣候區(qū)適于栽柑橘、葡萄、橄欖等。
5、河流:⑴尼羅河——世界上長河(6000千米)注入地中海;
、苿偣印看斡趤嗰R孫河,注入大西洋。
6、物產豐富(“富饒大陸”):
、诺V產資源:非洲金剛石、黃金儲量和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幾內亞灣的鋁土,南非的黃金儲量和產量居世界首位,贊比亞的銅,尼日利亞的石油也非常有名。
、泼F樹種: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
⑶農作物:咖啡、棗椰、油棕的主產地。
、却笮鸵吧鷦游锏姆N類和數量居世界首位如獅子、大象、斑馬、長勁鹿等。
7、經濟: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高的大洲。是世界上經濟發(fā)展低的一個大洲。
3.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考試重點
世界的氣候
第一節(jié)、天氣和氣候
1、天氣指某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特點是多變。如:狂風暴雨、風力大等。
2、氣候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狀況。特點是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如:炎熱干燥,冬冷夏涼等。
3、識記常用的天氣符號,會讀簡易天氣預報圖。
第二節(jié)、氣溫和降水
1、氣溫:⑴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從低緯度向高緯度氣溫逐漸降低;同緯度的陸地和海洋氣溫不同。
、票卑肭蛞荒戤斨衅骄鶜鉁馗呤瞧咴拢褪且辉;南半球則相反。
2、降水:
、拧⒔邓娜N形式: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規(guī)律:赤道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緯度內陸地區(qū)降水少,沿海地區(qū)降水多。
3、氣候資料的表示方法:
、拧夂蛸Y料用表格,坐標圖和等值線圖等表示。
⑵、舉例說明。
第三節(jié)、影響氣候的因素
1、影響氣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等。
2、地球的運動(見下表)。
運動方向轉動中心方向轉動周期產生的現象
自轉地軸自西向東一天晝夜交替
公轉太陽自西向東一年四季變化
注:認真看世界地理(上冊)P49圖。
3、地球上五帶的劃分:
、艧釒В夯貧w線之間23.5°N—23.5°S(太陽光有直射);
、票睖貛В罕被貧w線與北極圈之間23.5°N—66.5°N(有四季變化);
、悄蠝貛В耗匣貧w線與南極圈之間23.5°S—66.5°S(有四季變化);
⑷北寒帶:北極圈內66.5°N—90°N(有極晝、極夜);
、赡虾畮В耗蠘O圈內66.5°S—90°S(有極晝、極夜);
注:從五帶分布來看,非洲熱,南極洲冷。
4、海陸分布:緯度相同地方,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則相反。
5、地形、地勢的分布:
⑴不同的地形區(qū),氣溫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脈東西兩側的降水和氣溫則不相同。
、齐S地勢升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地勢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
6、人類活動可以影響局部地區(qū)氣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庫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節(jié)、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1、熱帶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區(qū)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全年高溫多雨
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雨林全年高溫,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全年高溫,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濕季(6月—10月)
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如:非洲
大陸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全年炎熱干燥西亞和北非、澳大利亞中部
2、亞 熱帶季風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區(qū)
亞 熱帶季風氣候亞 熱帶常綠闊葉林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分明中國、美國、巴西等國東南部
地中海氣候亞 熱帶常綠硬葉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南北緯30°—40°大陸西部,地中海沿岸典型
3、溫帶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區(qū)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熱同期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qū)等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草原冬暖夏涼,年降水量較多,季節(jié)分配較均勻中緯度地區(qū)的大陸西岸。如: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溫帶大陸性氣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熱,年降水量較多,夏季多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qū)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耐寒的針葉林冬長而嚴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較少俄羅斯和加拿大
4、寒帶氣候:
、鸥呱礁咴瓪夂颍褐饕植荚谥械途暥鹊纳降馗咴瑲鉁剌^低,降水較少,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為基本特色。
、茦O地氣候:①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終年嚴寒,分布有苔蘚和地衣等。
、诒瓪夂颍航K年嚴寒。主要分布北極地區(qū)和南極洲,無植物生長。
4.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考試重點
1、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2、我國降水量多的地方是火燒寮;降水少的地方是托克遜。
3、一個地方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依據氣候的干濕程度,我國可以劃分為濕潤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干旱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我國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面積廣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區(qū)。
4、半濕潤地區(qū)和半干旱地區(qū)的分界線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走向是:大興安嶺——呼和浩特——蘭州——拉薩。
5、半濕潤地區(qū)和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與我國一月的零度等溫線,也就是秦嶺——淮河一線相重合
6、一年內盛行風向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改變,被稱作季風。受季風影響的氣候類型,是季風氣候。我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
7、我們把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qū),稱作季風區(qū),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qū)稱作非季風區(qū)。
8、我國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9、我國的降水集中在受夏季風影響的季節(jié)。
10、我國的氣候類型有:熱帶季風氣候、亞 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5.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考試重點
1.中國的的地理位置: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于北半球,從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國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1)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亞歐大陸大的東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臨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的港灣,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p>
2)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3.中國的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4.中國四至:
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N)。
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73°E)。
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N)。
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陸上鄰國14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14個陸上鄰國分別是:朝鮮、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
渤海附近有我國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5.我國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臺灣海峽屬東海
6.我國共有34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qū)
省級行政區(qū)記憶口訣:
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5個自治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中國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中國小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中國人口多的省級行政單位:廣東省。
中國人口密度小的省級行政單位:西藏自治區(qū)。
中國人口少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中國人口密度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中國北端、南端、東端、西端的省份分別為黑龍江省、海南省、黑龍江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各省市輪廓圖及省會城市所在位置請參見課本圖1,7)
7、我國總人口為13.41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多的國家。(國策:計劃生育)。
8、我國以黑河—騰沖為界,東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9、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數多(約1600萬人)。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云南省的少數民族數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我國人口超過500萬的少數民族有9個,分別是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我國人口的特點: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
10、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要求:少生、優(yōu)生、晚婚、晚育。
11、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12、漢族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分布相對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少數民族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3、少數民族風情:(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傣族)族的潑水節(jié)、孔雀舞,(藏族)族的集體舞、藏歷年,(朝鮮)族的長鼓舞等。
14、個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大雜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進各民族經濟的共同繁榮;“小聚居”有利于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的文化傳統(tǒng)。
15、人口增長過多產生的負面影響:人均糧食、布匹減少,醫(yī)院就醫(yī)困難,給國家、學校、社會、家庭、資源利用、生態(tài)環(huán)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負擔。我國資源總量多,但人均少。
16、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東多西少,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造成這種分布特點的原因:(1)自然原因:東部耕地多,氣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會經濟方面:東部工商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發(fā)達,城鎮(zhèn)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業(yè)、交通運輸業(yè)落后,城鎮(zhèn)少;(3)開發(fā)歷史原因:東部開發(fā)較早,西部開發(fā)較晚。
17、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多,其余55個民族,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多的是壯族,人口少的是珞巴族。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500萬的有9個,(記憶口訣:西北蒙、回、維,東北滿族鄉(xiāng),西南苗、彝、壯,土家、藏族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