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級小學(xué)生數(shù)學(xué)手抄報文字內(nèi)容
九九乘法表: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2.二年級小學(xué)生數(shù)學(xué)手抄報文字內(nèi)容
1、角的初步認識(1)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畫角的方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線。
。3)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guān)系,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guān),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認識
。1)直角的判斷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頂點對頂點,一邊對一邊,再看另一條邊是否重合)。
。2)畫直角的方法:
、傧犬嬕粋頂點,再從這個點出發(fā)畫一條直線
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頂點對齊這個點,一條直角邊對齊這條線
③再從這點出發(fā)沿著三角尺上的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線
、茏詈髽顺鲋苯菢酥。
(3)比直角小的是銳角,比直角大的是鈍角:銳角<直角<鈍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
。5)每個三角尺上都有1個直角,兩個銳角。紅領(lǐng)巾上有3個角,其中一個是鈍角,兩個是銳角。一個長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個直角。
3.二年級小學(xué)生數(shù)學(xué)手抄報文字內(nèi)容
1、乘法的含義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和的簡便算法。如:計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1)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可以先寫相同的加數(shù),然后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最后寫等號與連加的和;也可以先寫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然后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shù),最后寫等號與連加的和。
如:4+4+4=12改寫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3=12或3×4=12
。2)乘法算式的讀法。讀乘法算式時,要按照算式順序來讀。如:6×3=18讀作:
“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實際表示的意義
在乘法算式里,乘號前面的數(shù)和乘號后面的數(shù)都叫做“乘數(shù)”;等號后面的得數(shù)叫做“積”。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幾個相同加數(shù)連加的和。如:4×5表示5個4相加或4個5相加。
5、加法寫成乘法時,加法的和與乘法的積相同。
6、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shù)交換位置,積不變。
7、算式各部分名稱及計算公式。
乘法:乘數(shù)×乘數(shù)=積
加法:加數(shù)+加數(shù)=和
和—加數(shù)=加數(shù)
減法: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
8、在9的乘法口訣里,幾乘9或9乘幾,都可看作幾十減幾,其中“幾”是指相同的數(shù)。
如:1×9=10—19×5=50—5
9、看圖,寫乘加、乘減算式時: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減: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寫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進去的減去。
計算時,先算乘,再算加減。如:
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減:3×5-1=14
10、“幾和幾相加”與“幾個幾相加”有區(qū)別
求幾和幾相加,用幾加幾;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幾個幾相加,用幾乘幾。
如:求4個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補充:幾和幾相乘,求積?用幾×幾。如:2和4相乘用2×4=8
2個乘數(shù)都是幾,求積?用幾×幾。如:2個8相乘用8×8=64
11、一個乘法算式可以表示兩個意義,如“4×2”既可以表示“4個2相加”,也可以表示“2個4相加”。“5+5+5”寫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訣(三五十五)來計算,表示(3)個(5)相加3×5=15讀作:3乘5等于15。5×3=15讀作:5乘3等于15
4.二年級小學(xué)生數(shù)學(xué)手抄報文字內(nèi)容
2+97-81= 74+19-84= 24+58-54= 35+49-11=15+4-8= 22-16+12= 81+5-15= 65-37+29=
28-42+40= 56-35+29= 38-37+20= 4+87-86=
22+64-0= 34+47-52= 56+33-48= 31+24-26=
17+53-24= 19-13+1= 31+52-43= 76-46+4=
85-48+6= 46+46-55= 84-17+12= 52-32+40=
29+38-36= 75+2-38= 15-4+33= 77-9+22=
26+35-56= 45-84+41= 23-17-5= 19-12+45=
38+32+14= 66+29-4= 49-44+36= 77+12+1=
73+17-42= 30-25-3= 18+1+1= 84-3+17=
55-33-9= 52+17-10= 91-46-41= 52-23-21=
59+38-56= 72-28+1= 68+28+2= 93-25+30=
33-9-8= 10+81-23= 25+66+7= 22+29-23=
55-18-13= 4-0+75= 7-6-0= 34-30+19=
73+3-0= 61+3+4= 87+3+8= 62+8+5=
6-0+17= 68-19-7= 53+25+10= 38-3-11=
58-11+44= 13-9-2= 73+0+22= 51-26-22=
48+10+10= 1-0-0= 76-39-26= 32+53+6=
11-9-0= 77+22-65= 69-56-1= 4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