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課題】:語文天地本課共1課時,本節(jié)第1課時【課型】:復習課
【課標定位】: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瓜、云、雨、羊、牛、耳
2、認讀"火、石、水、人、山"
3、會用字組簡單的詞
【教學重點】:識圖、認字
【教學難點】:圖與字對應
【自學指南】:自主識字并認字組詞
【自學測評】:同桌互相指認生字
【情景引入】:同學們,在前面兩課的學習中,我們和丁丁、冬冬一起漫游在漢字的王國里,認識了17個漢字。今天,我們繼續(xù)和丁丁、冬冬一起去語文天地看一看。(指導學生將課本翻到第7頁,認識"語文天地"。)
【核心活動】:
。ㄒ唬┎乱徊隆⑦B一連
1、認識圖標"小鉛筆",知道這個題要用鉛筆完成。
2、投影出示雨圖:用一句話說出圖上畫的是什么?(圖上畫的是下雨了)出示6個漢字:瓜、云、雨、羊、牛、耳。你能從這6個字中猜出哪個是"雨"字嗎?(第三個是"雨"字。)你是怎么猜出這個字就是"雨"字的?("雨"字有四個小點就像圖中畫的小雨點。)我們把這幅圖和這個漢字用直線連起來。就完成了"小鉛筆"的要求。
3、打開書,獨立思考,用鉛筆連線。
4、小組合作討論。
5、匯報討論結果。
6、認讀6個生字。
。ǘ┍纫槐龋浺挥
1、認識圖標"小天平",知道比較時應細心辨別。
2、區(qū)分"口"和"日":怎樣才能記住這兩個字?(①把比較字形與比較圖畫結合起來,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字形不同。②順口溜記字:口――一張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無家當。日――一圈光芒圍四方,只把火球橫中央。)
3、區(qū)分"目"和"月":說說這兩個字不一樣的地方。(①"目"是眼睛的意思,字形像一只眼睛的樣子;"月"像彎彎的月亮。②順口溜記字:目――一扇小窗細又長,兩只眼睛明又亮。月――小小船兒彎彎月,嫦娥玉兔船里坐。)
。ㄈ┙M詞練習
1、認讀"火、石、水、人、山"。
2、以"山"為例指導組詞:你知道中國有什么山嗎?(華山、泰山、峨眉山)你還能用上這里的哪個字說詞語?
3、組詞游戲:"開火車"。
2.語文版A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教學目標1、感受漢字文化;正確書寫“六、八、上、個”這四個字,認識點、撇、捺三個基本筆畫,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積累詞語。
2、閱讀欣賞古詩,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3、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培養(yǎng)學生用普通話進行表達的能力,并受到文明禮貌的教育。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寫字板。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腥さ臐h字
1、導入:漢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勞動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漢字的字形不僅優(yōu)美,而且非常有趣。
2、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讓孩子們充分地說一說,把他們的發(fā)現(xiàn)都說出來。
“羊、人、雨、鳥”早的字就像它的形狀,后來一步步變化就成了我們今天見到的樣子。
3、簡單地介紹一下漢字的演變:
圖畫→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
。ǘ⿲懽职
1、出示田字格。
2、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六、八、上、個”字,提示學生觀察教師書寫時的運筆方法;認識點撇捺三種筆畫。
六:起筆點在豎中線上,橫與橫中線平行,從左稍向右上走,撇在左下格,點寫在右下格,收筆要有力。
八:撇稍短,捺稍長,撇和捺收筆在一條線上。
上:橫平豎直,下面一橫較長。
個:撇和捺要寫勻稱,豎寫在豎中線上。
4、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握筆、寫字姿勢,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5、展示并評一評,說一說。
(三)詞語超市
1、激趣:周末的時候,老師很喜歡逛超市,你們喜歡去超市嗎?好,我們現(xiàn)在就一起去逛逛吧,不過,今天我們逛的超市,它里面的貨物很特別,對,我們今天去逛詞語超市。
2、出示詞語卡片:上學、學校、同學、書包、讀書、寫字。
誰能讀準哪個詞語,誰就能把這個詞語帶回家。
3、把你帶回來的詞語領小朋友讀一讀。
4、超市的貨實在是太少了,我們再去進點貨。
四人一組玩超市賣貨(課內外詞語)的游戲,詞語認得不多的同學可以把書上的詞語讀一讀。
第二課時
。ㄒ唬╅喿x欣賞
1、聽老師讀古詩: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 九十枝花。
讓學生想一想自己聽懂了什么。
2、說一說。
3、自己讀一讀這首詩,把不會讀的字圈出來。
出示“煙村、亭臺、座、枝”等,帶學生認讀幾遍。
4、老師帶讀古詩。
5、孩子們自由地讀一讀,能背的背一背。
。ǘ┱Z文生活
1、自由創(chuàng)作。
(1)出示圖——來客人了。
創(chuàng)設情境:星期天,安安和爸爸、媽媽正在家里休息。咚咚咚,有人敲門,是誰呢?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媽媽的好朋友王阿姨。這時,安安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賹W生分小組討論。
、谛〗M內合作表演。
(2)出示圖——上學路上。
創(chuàng)設情境:星期天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星期一,安安背著書包上學去,走著走著,安安看見楊老師正走過來。這時,安安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偻烙懻,相互說。
、谥该f,同桌配合表演。
。3)出示圖——放學回家。
創(chuàng)設情境:放學了,安安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回到家里,媽媽早已經站在門口迎接他了。這時,安安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
2、精品展示。
請三組同學將自己好的表演展示出來,大家評議。
3、總結交流。
安安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他都會使用文明的語言,大家一定都很喜歡他,老師相信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和安安一樣懂禮貌,你平時是怎樣做的?
3.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教學目標1、在讀小詩的過程中,準確識記“六、七、八、九、十”,正確書寫“八、十”。(重點)
2、在區(qū)別比較三組形近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找準字形特點,提高識字、用字的準確性。(難點)
3、正確、美觀地書寫“二、三、十、禾”四個字,掌握漢字筆順“從上到下”“先橫后豎”的書寫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重點)
4、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借助圖畫大致了解古詩描述的內容,背誦古詩。(難點)
5、和大人一起朗讀兒歌,明白兒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個人在家不要輕易給陌生人開門的安全教育。
6、感受中國語言的趣味和魅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識字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帶有插圖的課件。(教師)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發(fā)興趣
引言:(課件出示語文王國圖片)語文王國趣味多!今天我們就一起到語文王國去做客。
設計意圖:從情境入手,上課伊始就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帶著積極快樂的情感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
二、情境活動,趣味識字
1、引言:孩子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語文王國的城門外,看,漫天雪花也擋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們的熱情,聽,那個孩子在吟誦什么呢?(動畫演示:漫天雪花中一個孩子在吟詩“一片兩片三四片……”)
2、教師放大動畫音量,引導學生和動畫里的孩子一同誦讀小詩。
3、教師利用課件出示這首小詩,指名領讀,小組練讀,齊聲誦讀。
4、小組交流:你從這首小詩中讀懂了什么?
5、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預設:(1)我知道這首詩描寫的是雪花!耙黄瑑善笔钦f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飛入水中都不見”。
。2)我發(fā)現(xiàn)這首小詩中有很多數(shù)字,“一、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師利用課件圈出10個數(shù)字,交流識字:
。1)你認識哪些數(shù)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領大家讀一讀。
。2)還有哪些數(shù)字不認識,指給你的同桌或者小組同學看,請他們教教你。
。3)你認為哪些數(shù)字的讀音需要特別注意,請你到前面指給大家看,并領讀。
。4)開火車讀數(shù)字,并組詞語,或者說一句話。
7、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書寫內容,交流寫字:
(1)你會寫哪一個生字?它的筆順是怎樣的?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觀察到的和小組同伴說一說。
。2)學生先描紅,再練習書寫。
(3)利用投影儀展示同學的書寫作品,師生評議:哪一筆寫得好?好在哪里?
(4)根據老師和同學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書寫。
設計意圖:借助情景動畫,引領學生在趣味中體會小詩的內容,在跟讀中認識生字。在此基礎上的認字和寫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動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識字實效,又尊重了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動,對比差異
1、引言:瞧,天晴了!漢字王國的居民們在歡迎我們呢。ㄕn件出示6個居民,身上分別寫著:人、天、口、田、日、目。)
2、小組交流:看,每對雙胞胎兄弟長得都很像,你能區(qū)分他們嗎?
3、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書空練習。
預設:“人”和“天”——一個“人”伸直胳膊,頭上頂著一塊木板就是“天”。一“人”不變,二人為“天”。
“口”和“田”——張開“口”,里面沒有東西。“田”地中間有交叉的小路。
“日”和“目”——太陽有一個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橫。“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兩滴眼淚,所以“目”里面有兩橫。
4、鞏固應用:請同學們大聲說出這六個居民的名字,并選擇喜歡的一組居民,分別組詞語或者說句子。
設計意圖:通過讀讀比比,了解漢字形近字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使學生明白只有仔細觀察漢字的字形,才能把漢字寫得準確無誤。
四、書寫提示,指導規(guī)則
1、課件播放動畫。漢字王國里的教書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寫生字“二、三”,學生認真觀察教書先生的書寫順序。
2、集體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語來回答。
3、教師小結:書寫漢字的第一條筆順規(guī)則就是“從上到下”。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字“十、禾”,學生觀察后交流:這兩個字分別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5、教師小結:書寫漢字的第二條筆順規(guī)則就是“先橫后豎”。
6、互動活動:我們在寫漢字的時候,除了要根據正確的筆順規(guī)則認真書寫外,還要注意書寫姿勢。什么樣的書寫姿勢是標準的呢?請大家一邊做動作,一邊說。
7、學生自主練習,先書空,一邊書空一邊說筆順規(guī)則,再描紅,后練寫。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筆。
8、利用投影儀展示作品,引導學生針對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筆畫書寫的長短進行點評。
9、教師小結:要想把字寫得美觀,不僅筆順要正確,同時要注意筆畫的位置,書寫的長短等,這樣才能把字寫得美觀、大方。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guī)范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寫字姿勢是否正確,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從細節(jié)之處明確要求,嚴格要求,才能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
五、誦讀古詩,日積月累
1、教師播放教書先生正在教孩子讀古詩《詠鵝》的動畫視頻,會讀的同學可以跟著視頻一起誦讀。
2、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3、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止。
4、教師播放教書先生讀古詩的視頻動畫,組織學生模仿教書先生的節(jié)奏和語調練習誦讀。
5、想象交流: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寫的。他在寫這首古詩的時候,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6、課件播放《詠鵝》畫面,學生一邊欣賞,一邊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7、齊聲誦讀,背誦古詩。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學前基礎差異較大,如果僅僅停留在背誦古詩的層面上,必定讓一部分基礎厚實的孩子沒有“食物”可吸收。此環(huán)節(jié)正是關注到了這一點,引導學生構建畫面,理解詩意,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獲。
六、共同閱讀,作業(yè)拓展
1、引言:下課了,漢字王國的小孩子們在一邊拍手一邊讀兒歌呢!
2、課件播放《小兔子乖乖》,學生一邊聽一邊想:兒歌里都有誰?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3、自由讀《小兔子乖乖》,遇到不會的字可以圈起來,問問老師,再多讀幾次。
4、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5、思考交流:第,小兔子為什么不開門?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樣說這段話?第二次,小兔子為什么開門了?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樣說這段話?
6、分角色朗讀。
7、討論: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樣的情況,你怎么做呢?
8、布置作業(yè):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這首小兒歌。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級的孩子雖有些小,但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交流和表達,教師應充分給予他們思考、表達與交流的空間。在交流中豐富語言,在交流中感悟內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