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三年級語文《小狗杜克》教學反思
《小狗杜克》一文通過講述了小狗杜克奮勇救救出爬到鐵路上的小主人尼科,結果自己卻被火車軋去了一只爪子的故事,反映了動物也是有感情的,激發(fā)起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本篇課文脈絡清晰,因此在教學時,我從文章的六要素入手,在指導學生概括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的過程中,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一、邊讀邊思,加強能力的訓練。
教學伊始,我即通過時間、地點、人物,幫助學生梳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從而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學習通過三要素進行內容概括的方法。同樣在學習概括起因、經過、結果時,則通過抓住重點詞或短語,進行概括。如:在學習概括起因時,我通過三個問題:瑪麗怎么樣?尼克怎么樣了?火車又發(fā)生了什么事?讓學生圈出關鍵短語,由此概括出事情的起因。在概括經過部分時,我則先引導學生圈劃出描寫小狗杜克救尼科的動作詞語:躥、咬、拖。然后讓學生抓住這三個動詞說出事情的經過部分。借助這些關鍵詞或短語,不僅使學生學會了抓關鍵部分進行概括,并從中體會到文中小狗杜克的品質。同時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思的習慣。
二、想象說話,引導學生解決疑問。
課文是要讓學生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落實到語言文字便是課文的第1、4小節(jié)。學生從“閃、躥、咬、拖”“風馳電掣、怎么也停不下來”體會到當時情況的危急,及小狗杜克奮不顧身救尼科的場景,那小狗杜克為什么會這樣做呢?課文描寫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狗,它并不像寫人文章那樣,在人物的行為之前會有許多的想法,以此幫助讀者體會行為產生的原因!澳切」范趴藶槭裁磿@樣做呢?”這是學生學習容易忽視點,但卻是達到情意目標的關鍵點,因此,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說話練習:小狗杜克的英勇讓尼科脫離了險境,如果你當時也在場,看到這樣的場面,你會對小狗說什么?讓學生去思考、去想象,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便自然而然地聯系有關語句“小狗杜克跑前跑后,瑪麗不時丟一片香腸給它,惹得它一個勁撒歡!斌w會出瑪麗與小狗的親密相處,小狗儼然成為了瑪麗家的一個成員,一家人是相親相愛的,也就是小狗救尼科的原因,也是人與動物間的真摯情感。
三、詞語比較,體會作者的用詞精準。
教學中,我還通過讓學生對“躥——竄”,“拖——拉”的比較,引導學生在理解詞義上的區(qū)別,通過做動作區(qū)分兩者之間的差別,使學生體會到作者在用詞上的精準,從中學習在不同語境運用不同的詞語。
2.小學三年級語文《小狗杜克》教學反思
(一)能力的訓練,重在嘗試與指導。本課文,我嘗試對學生進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指導與訓練。
具體操作: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此問題先作為預習要求提出,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為課堂學習作一鋪墊。
在課堂教學朗讀反饋之后,就此問題進行交流,由于課文的板塊清晰,學生的回答基本說清了故事發(fā)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但就總體而言此問題涉及整篇課文,對三上的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舉手回答人數少,參與面狹窄。
接著,教師就學生的回答,整理出一條線索,即與故事相關的主要人物——小狗杜克和尼科;依據他們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整理出關鍵的動詞“救、軋斷”,讓學生借助這些動詞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有了文字和圖表的暗示,學生有了回答的信心,愿意嘗試者也增加了。
后,在學生實踐的基礎上,小結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找到課文的主要人物,再運用一些關鍵的動詞,就能將課文的主要內容說清楚。
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足之處:在課文教學之初,在沒有任何方法指導的前提下,請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此問題可以作為邊讀邊思的內容,可是讓學生說,顯然超出它們現階段的能力。進入了三年級,我想教學除了關鍵字詞教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外,更應重視語文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語文知識的滲透,以期形成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但能力的培養(yǎng)應是循序漸進,根據課文的特點,學生的能力特點,長期訓練,逐步形成的。
因此,此教學應調整為讀完課文,就先引導學生整理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及它們之間的關鍵動詞,而后讓學生借助板書說,在一、二個學生示范之下,同學們自由嘗試,這樣的流程即降低了學生說的難度,又擴展了實踐活動的參與面。如果要進一步深入,也可在理解課文內容之后,在原先的基礎上“小狗杜克救了尼科,結果杜克的爪子被火車軋斷了。”對故事內容進行再補充,如“怎么樣的尼科(只有六個月大的)、杜克是怎么樣的救尼科(奮不顧身)”等,使主要內容有簡潔到具體。
。ǘ┫胂笳f話,彌補課文學習的空白點,幫助學生理解與體驗。
課文的情意目標是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落實到語言文字便是課文的第1、4小節(jié)。學生從“躥、咬、拖”“風馳電掣、怎么也停不下來”體會到當時情況的危急,及小狗杜克奮不顧身救尼科的場景,那小狗杜克為什么會這樣做呢?
課文描寫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狗,它并不像寫人文章那樣,在人物的行為之前會有許多的想法,以此幫助讀者體會行為產生的原因!澳切」范趴藶槭裁磿@樣做呢?”這是學生學習容易忽視點,但卻是達到情意目標的關鍵點,因此要讓學生去思考,聯系課文第一小節(jié)句子“小狗杜克跑前跑后,瑪麗不時丟一片香腸給它,惹得它一個勁撒歡!比ニ伎肌,旣惻c小狗的親密相處,小狗儼然成為了瑪麗家的一個成員,一家人是相親相愛的,也就是小狗救尼科的原因,也是人與動物間的真摯情感。
課堂中,學生找到了這句話,隱隱感受到了“瑪麗和小狗關系親密”但還不深入,這是由于課文就這一方面的語句描寫太少,因此我想可以讓學生想象說話,“除了課文中介紹的,想想瑪麗和小狗還會怎樣的快樂生活?”幫助積累更多的感性內容,激起共鳴。
。ㄈ┱n堂朗讀,以生為本,層層推進。
本次教學大的不足之處——朗讀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讀出情況的危急以及小狗杜克救尼科速度的快。
究其原因不是學生對課文的意思沒有理解,而是有感情朗讀是建立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基礎之上的,我班的學生首先語文底子差,學習上又有相當大的惰性,尤其是預習的朗讀,往往以默讀代替大聲朗讀,如果遇到不會的字也就蒙混過關,如把“碾”讀成“展”,“尼科”讀成“科尼”,“躥”讀成“竄”,預習的情況直接影響上課的朗讀。
改進方式:
1、上課加強預習反饋,大力表揚讀準字音的學生。
2、如遇句子確實很難,在有感情朗讀之前,先給與時間,讓學生充分朗讀。
3.小學三年級語文《小狗杜克》練習題
一、看拼音寫詞語: fēng chí diàn chè qì dí shā chē cǎn hu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uǐ dào yà duàn jīng xǐng ān rán wú yà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上合適的詞語
()地吹拂 。ǎ┑匦χ 。ǎ┑匦旭
。ǎ┑孽r血 。ǎ┑男」贰 。ǎ┑牟莸
三、根據詞解寫詞語:
。1)不經意,沒有感覺到或沒有意識到。()
(2)形容像風的急馳和電的急閃一樣。形容非常迅速,急閃而過。()
。3)平平安安地沒有受到什么損傷。()
四、辨字組詞:
馳()倦()扎()掣()
弛()蜷()軋()制()
笛()拖()禍()
苗()施()鍋()
五、多音字寫詞語:
覺jué() 剎sh。ǎ
jiào() chà()
殷yīn() 軋yà()
yān() zhá()
六、課內閱讀:
就在這時,一列火車風馳電掣般地駛來。司機發(fā)現了情況,拉響汽笛,使勁剎車,可火車怎么也停不下來,一場慘禍眼看就要發(fā)生。突然,黑影一閃,小狗杜克躥上鐵路。它一口咬住尼科的尿布,在車輪將要碾上的一剎那,把尼科拖出了軌道。尼科得救了,杜克的一只前爪卻被軋斷了。
1、用“———”畫出描寫杜克動作的詞語。
2、改寫句子
例:司機發(fā)現了情況,拉響汽笛,使勁剎車,可火車停不下來。
司機發(fā)現了情況,拉響汽笛,使勁剎車,可火車怎么也停不下來。
瑪麗沒想到孩子會爬上鐵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文章內容,在()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ǎ┑亩趴恕 。ǎ┑亩趴
4、選合適的動詞填寫:
爬、跳、奔、溜、趕、躥
。1)突然,黑影一閃,小狗杜克()上鐵路。
(2)瑪麗呼喊著,拼命()向鐵軌。
(3)小尼科慢慢的()鐵路上。
(4)聽說孩子出事,爸爸從單位()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