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作風突出問題調研報告
機關作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黨員干部隊伍的形象,影響到黨群、干群關系,影響到黨和政府的威信,影響到上級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影響到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當前,我市機關作風主流是好的,但有少數(shù)黨員干部存在“庸懶散奢”的不良風氣。雖然是少數(shù)人,但影響極壞。黨的xx大報告明確強調:“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優(yōu)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薄坝箲猩⑸荨钡牟涣硷L氣,與當前各級黨委強調勤儉廉潔高效的機關形象格格不入,是我市建設濱海新茂名的絆腳石。下決心根治“庸懶散奢”的不良風氣迫在眉睫。
一、“庸懶散奢“的主要表現(xiàn)
。ㄒ唬┢狡接褂,碌碌無為。具體表現(xiàn)為:做人無目標,心中沒理想,干事沒激情;學習意識不強,對新思想新知識無追求,滿足于一知半解,擺老資格,憑經驗辦事,理論脫離實際;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事業(yè)心、責任感不強,上班時精神萎靡不振,對工作任務不用心不上心,得過且過;工作能力不足,水平有限,工作思路不清,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心態(tài)不正,遇到挫折就氣綏,在升遷或崗位調整時不如意就有情緒,看到別人升遷就眼紅,經常檢討別人的不是,不反省自己的缺點。
。ǘ┕ぷ鲬醒笱,懶學習懶思考。具體表現(xiàn)為:碰到問題繞道走,遇到矛盾往上交,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崗不履職責;辦事效率低,時效觀念差,辦事拖拉拖拉;工作前瞻性不強,計劃性不強,不開動腦筋,遇事無思路,研究討論工作無主見,隨大流,盲目附和;群眾觀念淡薄,做工作辦事情脫離群眾,漠視群眾疾苦,對群眾意見不關心不重視,對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不積極想辦法解決;官僚主義,高高在上,作風漂浮,調查研究走馬觀花,不深入基層,不深入實際,不掌握實情,想問題脫離實際。
。ㄈ┘o律渙散,無視制度。主要表現(xiàn)為:自由散漫,熱衷搞形式、走過場,作風漂浮,自由散漫;組織紀律觀念淡薄,對上級決策陽奉陰違,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對積極性肯干、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遵章守紀的同志打擊,拉別人下水;紀律松弛,上班遲到早退、擅自離崗,上班時間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炒股票;開會無故缺席、打瞌睡、看報刊、玩手機等。
。ㄋ模╀亸埨速M,腐化墮落。主要表現(xiàn)為:鋪張浪費,貪圖享受,講排場,比闊氣,用公款高消費、公款旅游,豪華裝修辦公場所;違反規(guī)定配備和使用公務車輛;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索取或接受服務對象的財務、宴請,要求服務對象購買指定商品、報銷個人費用;用公款辦事不計成本,任意揮霍,從中拿好處。
二、“庸懶散奢”產生的原因分析
。ㄒ唬┥鐣蟓h(huán)境造成的社會道德滑坡,嚴重影響了公職人員的理想信念。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新舊體制的交替和新舊矛盾的沖突,加上人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部分人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道德評判等出現(xiàn)偏差,片面強調物質利益,導致出現(xiàn)職業(yè)道德觀念淡化、思想道德滑坡的現(xiàn)象,并不同程度向公職人員滲透。從全國各地查處的大案件要案看,不少高 官思想墮落,道德滑坡,利用手中的權力,貪 污受賄,謀取私利。關鍵的問題是,有關部門對腐 敗分子的懲治力度不夠,有些腐 敗分子量刑過輕,有些腐 敗行為沒有得到查處,腐 敗分子逍遙法外,腐 敗現(xiàn)象得不到遏制,對踏踏實實、安分守己的同志不公平。腐 敗案件查處不力,任何的學習教育都是蒼白無力的。
(二)體制不健全,待遇不公平,嚴重挫傷一部分人的積極性。一方面,干部選拔任用方面的不公,有些單位對作風飄浮,夸夸奇談,專拍領導馬*,甚至跑官買官者得到重用,相反一些埋頭苦干,踏實干事的同志被埋沒;另一方面,福利待遇上的不公,地區(qū)之間的差異,部門之間的差異,行政、事業(yè)與國有企業(yè)間的差異等,同樣為國家工作,有些人拿厚祿,有些人薪水微薄。
。ㄈ⿲W習教育不到位,公職人員的思想道德滑坡。當前各單位組織的集中學習不少,但都是泛泛的理論,針對性不強,對于本來就浮躁的干部根本學不進去,因此效果不明顯。至于個人的自學,也是與工作密切相關的業(yè)務知識學習,有些同志甚至懶得鉆研,導致出現(xiàn)業(yè)務知識老化,業(yè)務能力退化的現(xiàn)象。有些單位對干部的教育僅從大會小會作強調提要求,對個別人不良行為或工作失誤大會批小會斗,未能做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些單位領導對干部職工過問工作多,關心生活少,如對高房價、高物價和工作、生活壓力大所產生的焦慮情緒關注不多,疏導不夠。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向機關滲透,不少黨員干部平時不注重思想改造,不加強政治修養(yǎng),不講職業(yè)道德,理想信念缺失,思想道德滑坡,前途渺茫,看不清目標和方向。
三、根治“庸懶散奢”問題的對策
當前“庸懶散奢”問題雖然只發(fā)生在少數(shù)干部身上,但卻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不僅拉大黨與政府之間的距離,更成為環(huán)境優(yōu)化、經濟發(fā)展的桎梏。根治這些問題要從學習教育、懲治、制度、監(jiān)督和領導干部帶頭等方面去抓落實。
(一)抓政治理論學習和思想道德教育。各機關行政事業(yè)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wǎng)站等媒體,深入宣傳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庸懶散奢”的危害性。要運用當前中央反腐風暴的重要案例,大力宣傳新xx屆中央領導集體反腐的決心、中央和地方各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反腐新舉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信心。要圍繞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反對“四風”的要求,從改進會風文風、注意生活小節(jié)、杜絕公款吃喝等方面入手,發(fā)揮會議、文件、主流媒體的作用,營造作風建設的濃厚氛圍。要制定學習計劃,認真學習《黨章》、黨的xx大精神、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xxxx大以來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省委、市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等有關文件,把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勤儉節(jié)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學習教育活動之中。從思想上強化黨員干部群眾觀念,切實做好思想發(fā)動工作,努力營造強作風、優(yōu)服務、提效能的良好氛圍。深入做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級領導干部要隨時掌握本單位干部的思想動態(tài),對苗頭性傾向要及時制止,采取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實解決干部職工的實際困難。
。ǘ┻M一步加大懲治腐 敗的力度。當前一些領域的腐 敗現(xiàn)象卻呈易發(fā)多發(fā)的態(tài)勢,一些地方的腐 敗官員“前腐后繼”,嚴重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敗壞了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破壞了黨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當前加大懲治腐 敗的力度刻不容緩。xx在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曾強調,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 敗問題。當前制度上的腐 敗、用人上的腐 敗、司法腐 敗等群眾意見大,近的系列反腐 敗案件彰顯了中央反腐 敗的決心和恒心,地方各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也要加大反腐力度,不只是僅僅抓幾個工作作風問題的例子交差,而是要深入去查腐 敗問題。只有腐 敗案件得到有效查處,腐 敗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腐 敗問題得到遏制,才能樹立黨和政府的權威,才能樹立政府部門的公信力,才能樹立人民群眾的信心。
。ㄈ┎粩鄰娀贫冉ㄔO。各單位要緊緊依靠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個人行為,堅持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以制度約束規(guī)范干部行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針對“庸懶散奢”突出問題,分析根源,查找在管理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建立健全有關管理辦法、規(guī)章制度。要改進干部績效考核制度,完善年度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領導考核和群眾、服務對象評議相結合,切實把考核結果與獎懲掛鉤,作為評先評優(yōu)、選拔任用的主要依據(jù)。不斷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按照任人唯賢標準,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以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把作風過硬的干部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以此激發(fā)廣大干部加強作風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營造催人奮進的良好氛圍。
。ㄋ模┳ケO(jiān)督檢查,促進制度落實。要充分發(fā)揮紀檢監(jiān)察監(jiān)督職能,要采取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定期組織有關單位人員,對照中央“八項規(guī)定”、嚴禁大吃大喝的“六項禁令”及省委、市委有關要求,嚴肅工作紀律,制止奢侈浪費,加強考勤管理和考核,加強日常監(jiān)督指導檢查,既查業(yè)務工作,又查隊伍建設。要重點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揮霍浪費等問題,一經查實,堅決追究責任、給予嚴肅處理。特別對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要進行嚴格監(jiān)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是領導干部還是一般干部,誰違反了規(guī)章制度,同樣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五)發(fā)揮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以xx為首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全國至上而下形成了作風建設熱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在各級機關蔚然成風。這既為我們改進作風樹立了榜樣,也給加強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作風建設只有堅持領導抓,嚴明各級領導作風建設責任,將作風建設列入各級領導的重要工作日程,做到經常指導、督促和檢查,才能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動一級的工作合力,奠實抓好作風建設的根基!耙话咽帧钡膸ь^作用很重要,一個地方或一個單位,如果“一把手”嚴于律己,帶了好頭,言傳身教,其效果比一千會議作的報告和一萬句的空口號要好得多!耙话咽帧睅Ш昧祟^,其班子成員就會效行。上級領導帶好了頭,其下級部門就會效行。因此,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做到,兌現(xiàn),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干部都能帶頭踐行作風建設各項規(guī)定,帶頭深入基層群眾,帶頭改進會風文風,帶頭廉潔自律,帶頭接受各方監(jiān)督,就能影響整個單位的工作人員,帶動一個地方的作風轉變。
【篇二】作風突出問題調研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干部“帶病提拔”是當前選人用人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雖是少數(shù)現(xiàn)象,但在干部群眾中影響惡劣,嚴重損害黨的形象,敗壞組織工作聲譽。如何嚴防和糾正干部“帶病提拔”問題,是擺在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干部“帶病提拔”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剖析
干部“帶病提拔”問題的發(fā)生,既有選人用人主體與干部個體的原因,也受選人用人工作內部機制和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偟膩砜矗饕形鍌方面:
一是“問診”手段不豐富。當前,干部考察一般局限于集中考察和任職考察,由于考察范圍狹窄、方法簡單、手段單一等因素,仍然存在聽不到真話、掌握不到實情、考察容易失真等問題,有時即便聽到一些問題,也由于是個別人的反映,且缺乏有效的佐證和深入調查的條件,便不了了之。此外,組織部門與紀委、信訪、審計、公檢法等部門之間的干部監(jiān)督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作用發(fā)揮不夠充分,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經濟責任審計、廉情分析、巡視等信息得不到及時共享和有效整合,導致對干部的綜合情況掌握不明、不透、不深入,即使帶“病”,一時也難查清。
二是“病情”隱蔽性較強。干部違紀違法行為通常發(fā)生在私人空間,暗中交易且知情范圍極小,大多數(shù)干部群眾所看到和了解到的都是表面現(xiàn)象,反映的情況觸及不到根本,而少數(shù)知情者,由于與“帶病”干部之間有著扯不清、道不明的利益關聯(lián),或者即便沒有任何關系,也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tài),不愿講真話、不想說實情,導致“病情”隱藏起來、拖延下去,難以被及早發(fā)現(xiàn)和處理。
三是主體原則性不強。一些領導干部有權就“任性”,權為己所用,江湖習氣重,用自己人,用身邊人,用對自己有好處的人,選人用人原則和標準堅持不嚴格,執(zhí)行《條例》搞變通。有的看似履行程序,實則因人設崗設限,空走程序;有的“重才輕德”、“以才掩德”,對干部“德”的把關不嚴;有的甚至明知干部“帶病”依然起用,我行我素,致使一些“帶病”干部得到提拔任用。
四是追責力度不夠大。“帶病提拔”問題發(fā)生后,往往只處理“帶病”者,而對負有推薦提名和考察責任的有關人員特別是主要領導卻極少追責,選人用人者失察失誤責任的追究失之于寬、失之于軟。此外,干部選任環(huán)節(jié)多、參與者多,責任難以區(qū)分和追究,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該通過什么樣的程序、由哪級機關追究哪個人的責任、追究到什么程度,還缺乏具體的辦法,責任追究不具體、不到人,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帶病提拔”。
五是“病”的動態(tài)變化大。從近年來發(fā)生違規(guī)違紀問題的干部身上來看,絕大多數(shù)都是從思想上變質、道德上滑坡、小節(jié)上失守開始的,“病”的形成有一個從小到大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對干部身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跟蹤關注、分析研判、監(jiān)督預警等缺乏有效手段,致使“小毛病”逐步發(fā)展成大問題,一些已然“病變”的干部,由于選人用人者對其實際情況掌握不清不透,“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主觀上認為不影響任用,從而導致“帶病提拔”。
二、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對策措施
干部“帶病提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來看,考察工作的實效性不強、選人用人主體責任的缺失以及促成干部日常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的機制不健全等應是主要因素,防止和糾正干部“帶病提拔”問題,應重點把握以下原則: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提升考察工作的實效性。把發(fā)現(xiàn)問題作為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方面,進一步拓寬考察的時間和范圍,探索建立集中考察、任職考察、非定向考察、聯(lián)合審查相結合的制度機制。建立非定向考察機制,賦予組織部門干部工作條線人員隨機考察的職責,除例行的考察工作外,每次到基層或者單位進行其他工作時,都要把考察單位領導班子及干部情況作為一項硬任務,通過隨機談話、實地走訪等形式,及時掌握干部的活情況、新變化,通過非定向和非正式的考察,在“民意閑談中”及時了解、發(fā)現(xiàn)和診斷有關干部的“病情”。改進任職考察方式,全面推行差額考察的辦法,通過同一崗位的競爭比選,暢通發(fā)現(xiàn)問題的渠道,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考察內容、延伸考察視角、延長考察時間、擴大考察范圍、改進談話技巧、強化問題分析研判和查核處置等,真正把干部考察全面,把問題查清查實。實行聯(lián)合審查,組織部門在考察人選初步確定后,將名單及其基本情況以征求意見函的形式,送紀委、信訪、審計、公檢法等干部監(jiān)督工作聯(lián)席會議成員單位,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聯(lián)合預審,主要查個人事項,看是否有虛報瞞報;查干部檔案,看是否有修改偽造;查信訪信息,看是否有相關舉報;查工作業(yè)績,看是否有虛擬造假;查案件線索,看是否有違紀違法線索和反映。此外,定期召開干部監(jiān)督工作聯(lián)席會議,及時溝通交流和共享干部在思想作風、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等方面的線索、記錄和反映。
二是強化責任落實,提升追責問責的嚴肅性。把嚴肅追責問責作為處理“帶病提拔”問題的有力抓手,通過強有力的追責問責讓相關責任人員吃到苦頭、感到疼痛,倒逼權力規(guī)范運行。突出“一把手”這個重點,每次調整使用干部前,地區(qū)或部門“一把手”要向上級黨委、組織部門提交書面說明,內容包括干部動議的前提條件、提出方式、動議內容及動議程序,如果動議產生意向人選,必須說明“一把手”與被推薦人的關系、被推薦者的綜合情況、主要特點以及推薦理由、使用建議等,一旦出現(xiàn)“帶病提拔”情況,上級部門即可依此對“一把手”嚴肅追究選人用人的主體責任,防止責任分散和推脫。厘清追責情形這個關鍵,按照造成“帶病提拔”的原因,科學明確適于追責的具體情形,比如主觀上有意隱情不報、主動違反程序等失職瀆職的行為、在選人用人過程中因明顯失察失誤造成的等等,并視責任大小、造成后果和影響的程度等,采取誡勉談話、通報批評、降職、免職等不同程度的追責措施,發(fā)現(xiàn)存在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移交紀檢和司法部門處理,絕不姑息遷就。把握責任到人這個根本,推行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程紀實,詳細記錄動議、民主推薦、考察、討論決定、任職等各環(huán)節(jié)情況,一旦出現(xiàn)“帶病提拔”問題,即依據(jù)全程紀實系統(tǒng)深查細究、一查到底,不放過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和程序,一直追溯到可以查實“患病”的早階段,按照相應的干部管理責任,對之后歷次提拔過程中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責,確保責任追究的“板子”打 到具體人身上,不讓任何一個與“帶病提拔”問題相關的人員逃離責任的追究和處罰。
三是突出防微杜漸,提升干部監(jiān)督的時效性。把干部身上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等“微問題”重視起來,堅持從嚴教育管理、制度化監(jiān)督預警,防止小毛病發(fā)展成大問題,從源頭上鏟除“病毒”滋生的土壤。推行“法德廉”聯(lián)考,會同紀檢、宣傳、司法等部門,采取參觀見學、課堂教學、專家講學、個人自學等方式,分批次、分階段組織擬提拔干部開展“法德廉”專題學習教育活動,并組織進行“法德廉”專項知識測試和民主測評,把干部知法、尚德、崇廉情況記入個人檔案,作為確定是否提拔任用的“硬杠杠”。推行“四德”聯(lián)考,建立以考核干部“政治品德、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為主要內容的“四德聯(lián)考”運行機制,采取正向評德、反向測德、走訪察德、組織核德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干部“四德”情況,在此基礎上,注重“四德”考核結果的運用,根據(jù)考核結果確定干部進退留轉,對“四德”考核不過關者,實行一票否決,堅決不用。推行“微問題”監(jiān)督,研究制定關于從嚴監(jiān)督管理干部“微問題”的措施和辦法,把干部身上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等“微問題”分類細化為具體表象問題,并針對各類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分別制定相對應的提醒談話、函詢警示、誡勉督查等預警措施和處理意見。在此基礎上,利用“12380”信件、網(wǎng)絡、電話、手機、短信等信訪舉報平臺和干部監(jiān)督“三員一網(wǎng)”,動態(tài)監(jiān)測、搜集、甄別涉及干部行為失范、作風失規(guī)的有關“微問題”信息和輿情,對經查實涉及相關問題的干部,及時實施監(jiān)督預警和組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