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精彩民間小故事短篇閱讀
北魏時期有一個名叫可悉的武士,他高大魁梧,性格堅毅,還練得一身好武藝。可悉十七歲之后,經(jīng)常陪北魏皇帝一起去森林里打獵。這天,一行人又來到森林,皇帝的侍衛(wèi)個個本領(lǐng)高強,沒過多久,他們就捕到了野兔、鹿、山雞等獵物。大家一路高聲談笑,踏上了回宮的路。
這時候,突然一只吊睛白額猛虎撲出來,攔住了他們的去路,嚇得眾人一身冷汗,馬也因為受了驚嚇變得狂躁不安。就在這時,可悉大聲喊道:“你們保護皇上,我來收拾這個畜生!”
可悉說完便赤手空拳地沖了上去和老虎搏斗起來。老虎尾巴用力一甩,眼看要掃到可悉,可悉機敏地壓低身子,躲開了這一次攻擊。老虎馬上轉(zhuǎn)身猛撲向可悉,可悉敏捷地側(cè)身一翻,又躲過了老虎的攻擊。老虎見一直抓不到可悉,變得非常焦躁,可悉則一直保持冷靜,隨機應(yīng)變。人、虎就這樣來回周旋著。不一會兒,可悉找準機會,一下子跳到老虎背上,死死按住虎 頭,抬起鐵拳拼命朝老虎的天靈蓋猛砸下去。也不知打了多少拳,最后,老虎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了?上ぺA得了勝利,并把這只老虎獻給了北魏皇帝。
北魏皇帝夸獎可悉說:“你真是太英勇了!”可悉謙虛地說:“保護皇上是我應(yīng)該做的。”北魏皇帝接著說:“希望你以后能把過人的勇氣用來造福國家,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強大!笨上ぢ爮牧嘶噬系囊庖,把自己的功夫傳授給更多的人,最后用在了帶兵打仗上。
可悉赤手空拳地戰(zhàn)勝了猛虎,還積極為國家作出更多的貢獻,體現(xiàn)了他無畏無私的精神。我們也應(yīng)該學(xué)習可悉,努力學(xué)習,爭取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
【篇二】精彩民間小故事短篇閱讀
宋朝時期,劉宰剛調(diào)任泰興縣令不久,就接到一農(nóng)人投訴。
農(nóng)人說:“鄰縣的親戚租了我家的牛,可恨的是,趁我家辦喪事的時候,他竊走了租牛契據(jù)。十幾年來,我?guī)状紊祥T索要牛和租金,他都不認賬,還謊說把牛賣了。所以,請劉大人替小民做主!
劉宰問:“為什么十幾年了都沒得到解決?”
農(nóng)人回答:“我曾經(jīng)多次向官府告狀,可沒有契據(jù)憑證,又因為牽涉鄰縣,所以官府一直擱置未辦!
劉宰站起身來,來回踱著步,自言自語地說:“都過去十幾年了,怎么能一下子找回來呢?得想個計策。”
隨后,劉宰命人找來兩個乞丐,請他們吃飽喝足之后,告訴他們事情的緣由,并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然后關(guān)進牢房。
第二天,開始審訊。劉宰將驚堂木一拍,大聲喝問:“你們二人可曾偷牛?”
兩個乞丐立即招認:“是偷了一頭牛!
劉宰繼續(xù)問:“你們將牛弄到了何處?”
乞丐回答:“賣給了鄰縣!
劉宰問:“可還記得是哪家哪戶?”
乞丐果斷回答:“記得,記得!
劉宰吩咐左右:“好!那就帶他們?nèi)ブ刚J!
來到鄰縣,兩個乞丐徑直來到了那個租戶家,說:“就是賣給了這家。”開始,租戶不承認,但乞丐竭力堅持。租戶急了,回屋拿出契據(jù),信誓旦旦地說:“牛是我租來的,有契據(jù)為證!
在場的人都笑了,租戶如夢方醒,自知露餡,中了人家的圈套。最終,不得不把牛和租金如數(shù)歸還租主。
心計,是小聰明,而非大智慧。工于心計之人,永遠不是智慧之人的對手。
【篇三】精彩民間小故事短篇閱讀
戰(zhàn)國時候,楚國有一個小女孩叫莊侄,她的父親是一個縣令。莊侄在父親的教導(dǎo)下,不僅聰明勇敢,還憂國憂民,關(guān)心國家大事。那時候,弱小的楚國總是受到強秦的欺負,每當看到父親為國事?lián)鷳n的時候,莊侄就很想為父親排憂解難。
當時楚國的國君是楚襄王,他不擅長管理國家,只喜歡游山玩水。有一年,秦國決定派兵攻打楚國,秦王的一個大臣想出了一個主意——派人勸說楚襄王外出游玩,這樣秦國就可以輕松地打敗楚國。于是秦國的大臣勾結(jié)楚國的*臣,讓*臣勸說楚襄王到南方游玩。楚襄王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帶著少數(shù)家眷和臣子離開了楚國京城。
莊侄知道這件事情后,覺得這肯定是秦國的詭計,于是決定告訴楚襄王其中的陰謀。莊侄很早就來到南郊的樹叢里等待楚襄王的車隊,當車隊到達時,她立刻跳出來攔住車隊,要求見大王。侍衛(wèi)想把她趕走,可是莊侄就是不肯離開,最后,侍衛(wèi)得去稟告楚襄王。楚襄王覺得莊侄非常有趣,就同意見見她。
楚襄王問莊侄:“你究竟有什么事情非要見我呢?”莊侄認真地回答楚襄王:“大王,您不能去游玩啊,一旦您出了楚國,楚國就會發(fā)生戰(zhàn)爭的!背逋醪⒉幌嘈潘脑,問她是如何知道的。莊侄說:“我聽說是秦國勾結(jié)了國內(nèi)的*臣,勸您外出游玩。他們是想趁您在外游玩的時候攻打楚國啊,難道大王您一點也沒有察覺到嗎?大王,您不能再走了!背逋蹼m然不相信莊侄的話,可是他已經(jīng)有一點不放心了,決定回去看看。他到了京城,果然發(fā)現(xiàn)守城的官兵已經(jīng)叛變了,于是楚襄王立刻派兵攻城,才保住了楚國的江山。
小莊侄不僅有膽量和勇氣,還有承擔國家安危的責任感,值得我們學(xué)習。
【篇四】精彩民間小故事短篇閱讀
杭州上城有座“安樂橋”同一條河上還有并排三座“豆腐橋”。這四座橋都是南宋年間造成下的,到如今已經(jīng)有八百多年了。
岳飛大破金兵的時候,手下有個將軍叫王佐。他用苦肉計說降了陸文龍,把金兀術(shù)打得大敗。從此他缺了一只胳臂,不能再打仗了,岳飛便保舉他做安樂王,皇帝還答應(yīng)他在杭州城內(nèi)造一座王府養(yǎng)老。
安樂王的王府造在河邊。動工的時候,泥沙、石灰、石板、木材堆滿在河埠上。河上沒有橋,原來的一只擺渡船,又被運磚送瓦的工匠占用了,老百姓沒法來往,心里很生氣,便編出歌兒來唱:
“安樂王,安樂王,為你安樂大家忙!”
王佐從軍中回到杭州,得知了這件事情。他想:我一個人要那么大的王府做啥!不如拿這些材料在河上搭座橋,好讓大家方便些。于是,他就吩咐工匠,先挑扎實的青磚石板,在河上搭一座大橋,剩下的材料,隨便造兩間房子做王府。
百姓聽說不造王府先造橋,大家都來幫忙。人多力量大,不到一個月工夫,便在河上造起一座寬闊平整的大橋。
河上有了橋,往來很方便,老百姓一高興,又編出新歌兒來唱:
“安樂王,好心腸,造座大橋通四方!
你唱我唱,一傳兩傳,安樂橋越來越出名。消息刮進宰相秦檜的耳朵里。秦檜心里很妒忌,他說:“造一座橋也揚名!我如今就造它三座,一座比一座闊,一座比一座高,跟你王佐斗斗富有,看看你強還是我強!”
秦檜動動嘴,下面的官員便跑斷了腿:增捐加稅,抓夫派工,強迫老百姓不分晝夜地造橋。過了整整三個月,在安樂橋同一條河上,并排造起了三座橋,果然是一座比一座闊,一座比一座高。秦檜很得意,親自給這三座橋取了名字,叫做“斗富一橋”、“斗富二橋”和“斗富三橋”。
橋是給人走的,一條河上有一座橋就夠了。要造那么多做什么!老百姓恨死了秦檜,都賭氣不走他那三座斗富橋。
因為杭州人講話的聲音“斗富”與“豆腐”差不多,老百姓取笑秦檜,就把那三座橋叫做“豆腐橋”。一直叫到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