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家長如何管控學生手機
1.讓孩子勞逸結合
對于孩子來說,生活中需要安排的事情相對是比較少的,除了學習,也許就是娛樂了。但是什么時間該學習,什么時間該休息,什么時間該娛樂,這些必須提前做好相應的規(guī)劃和安排,只有勞逸集合適度,才能真正的發(fā)揮出效率。家長不妨在考慮到孩子實際情況的前提下,與孩子共同協(xié)商制定合理的時間規(guī)劃表,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適度。
2.多與孩子交流
多與孩子有效地溝通。孩子很多問題的出現(xiàn),都是由于父母跟他缺乏必要的溝通。雙方不理解,矛盾越來越深,孩子對父母的抵觸越來越嚴重。對孩子好奇的東西,尤其是網上各種新奇的功能,要給孩子剖析其利弊。孩子學習遇到困難,要及時了解原因,跟學校配合好,共同幫助孩子進步。父母要學習與子女有效溝通的技巧,有些事情適合公開地談,有些事情只宜私下談,有些事情要正面說,有些事情要反面說,要學會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場合制宜。
3.加強管控,嚴格執(zhí)行時間計劃
當然,對于某些已經染上游戲癮的孩子來說,讓他們突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玩游戲顯然是有些難度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擔負起監(jiān)控的責任了!學生手機,它自帶的學習軟件與工具,可以設定孩子手機的使用時間、軟件使用權限和不良網址的過濾,以及實時定位了解孩子動向。為孩子提供全新互動式學習模式,增進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與動力。有的學生手機還為了孩子的用眼健康,手機采用了濾藍光護眼技術屏幕和25cm近距愛心提醒功能,全方面保護孩子視力。這樣一來,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會過度無節(jié)制的上網了。
【篇二】家長如何管控學生手機
從目前看,手機在給學生帶來許多好處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相當多的弊端,如學生在校期間帶手機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一些學生在上課、上晚自習時頻頻使用手機聊天、玩游戲、拍照等,影響學生的聽課和學業(yè);近些年學生中戴眼鏡的數(shù)量明顯比以前多,這與中小學生長期使用手機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關系;有些學生看黃色視頻,有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些學生利用手機進行考試作弊,養(yǎng)成學生不誠實的習慣;有些學生利用手機與校外不良人員交往,還有些學生發(fā)微信交友;手機屬貴重物品,容易丟失和成為不良人員搶劫、敲詐的目標;手機進入學校會造成學生間的攀比,加重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
手機是把雙刃劍,可以毀掉孩子的學業(yè)也可以成全孩子的好前程,全國人大代表王家娟見過不少因癡迷于手機游戲而耽誤學習、自毀前程的學生。欣慰的是,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生不得帶手機入校,這是保護未成年人成長行之有效的舉措,這很有必要。眾所周知,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身體成長和知識積累的黃金時段,學生不僅要為高中學習做準備,更重要的是樹立并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至于有部分家長所認為的,學生禁止帶手機進入校園后,如何解決學生與家長聯(lián)絡需求?通知上也并非“一刀切”禁止,對于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由學校統(tǒng)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中小學生不得帶手機入校,守護未成年人成長。一方面使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時心中有底;另一方面,讓老師依《通知》處理學生手機問題也有了“尚方寶劍”。再者,這也是各校做好家校溝通,家長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形成家校協(xié)同育人合力的必要手段。在此語境下,手機進校園不能任性為之,更不能妨礙學校的教學活動。這樣,也能減少學生的抵觸心理,有利于教學工作更好開展。
實際上,包括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在內的歐洲國家,也都對中小學生使用手機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其中,意大利是歐洲第一個禁止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國家,早在2007年就曾頒布全國性禁令,對在校使用手機且警告無效的學生,學?梢圆扇]收手機或取消期末考試資格等懲罰措施。此外,日本、韓國也都對青少年使用手機作出了相應規(guī)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僅有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生不得帶手機入校是遠遠不夠的,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宣傳力度,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及時解決學校手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日常監(jiān)督,確保有關要求全面落實到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中小學生不得帶手機入校的真正落地,推動這一《通知》有效實施。誠如是,就是打蛇打到了七寸上,但是,要將其真正落到實處,困難不小,究其源方能避其誤,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首先要先從學校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yè)做起。筆者希望這一《通知》能夠盡快得到落實貫徹執(zhí)行。
【篇三】家長如何管控學生手機
一、為何要加強學生手機管理
1.利于營造良好的學風
現(xiàn)如今對學生手機使用的管理,是為了改變學生在課堂中隨意使用手機影響學習的狀況,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掌握一技之長,為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奠定知識與技能基礎。有效管理學生使用手機,可以把學生從“不良上網”的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學習。
2.促進學生養(yǎng)成理性消費觀
社會上有些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的現(xiàn)象對中職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加強手機管理,旨在引導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防止校園中攀比手機消費現(xiàn)象蔓延,讓手機回歸生活通訊工具的角色,不斷減少“手機奴隸”的數(shù)量。通過管理,引導學生養(yǎng)成理性消費觀念。
二、學生手機管理思路
1.學生手機管理的現(xiàn)狀
教育工作者普遍認為學生在校園使用手機弊大于利,可能影響學習。有些學校對學生在校園使用手機采取了管理措施,提倡學生不帶手機進入學校、帶入必須處于靜音狀態(tài)等建議,對學生課堂時間使用手機影響學習采取懲處措施。大部分中職學校認識到學生使用手機會對學習產生不良影響,但是對如何有效管理感到迷茫。從目前狀況看,對學生手機管理還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即使有什么管理條例也只是個別學校自己制訂的,在實際管理中收到預期效果。
2.學生手機管理的法律依據(jù)
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場所,為了學生能夠有效學習,健康成長,在不侵害學生人身、財產等權利的前提下,學校要制訂一些管理辦法和規(guī)定,對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進行有效管理,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入校園或在校園內規(guī)范使用,這是適度行使法律賦予學校的自由裁量權。
3.學生手機管理的思路
學生手機使用管理是為了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為有序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成效提供保障。在管理中,學校首先要堅持不違法的原則,管理規(guī)定和措施要有一定的依據(jù),不能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相違背。其次,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做到人性化管理,把教育引導與處罰懲戒相結合起來,同時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輔助通訊需求。在推進手機管理制度之前,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學生圍繞手機管理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明確學校的管理目的,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減少管理的阻力和難度。
【篇四】家長如何管控學生手機
學生手機使用管理,須以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基礎,調整管理策略,優(yōu)化方法手段,以便更好地發(fā)揮現(xiàn)代科技服務人、發(fā)展人的積極作用。
1.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通訊條件
許多中職學校寄宿生比例較大,他們與家長、朋友也需要必要的互動聯(lián)系,學校當然不能讓學生在上學時段完全與外界隔離。從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發(fā),禁帶手機區(qū)域可限制在教學區(qū)范圍內。同時,為滿足學生正常的通訊需求,在校園各處加裝磁卡電話機,緩解由強化手機管理給學生帶來通訊需求的壓力。
2.要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家長對校園內學生手機使用管理的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會對學生的認識產生影響,因而校園內學生手機使用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必須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有力支持。學?山柚议L委員會,讓廣大家長明確學校制訂校園內學生手機使用管理制度的出發(fā)點、依據(jù)和具體措施,在獲得家長理解的同時逐步引導家長在家庭教育的層面加強對子女使用手機的管理。
3.制訂明確的管理制度并予以宣講貫徹
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加強學生手機使用管理的有力保障。學校要根據(jù)變化發(fā)展著的實際,積極發(fā)現(xiàn)校園學生手機使用中存在的新問題,適時調整一些過時的制度性規(guī)定。學校要讓廣大教師深入校園學生手機使用的管理工作中,統(tǒng)一思想認識,明晰崗位職責,清楚處理程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