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賣木雕的少年》課件
【學習目標】
。、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gòu)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提示課題
。、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搜集有關(guān)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chǎn)、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學生進行交流。
。场煟航裉煳覀円黄饋碚J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场⒗首x提示:
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场⑷嘟涣鳎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賣木雕的少年》課件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認識“尼、馱”等11個生字,會寫“賣、售”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每個小組自制一套字詞卡片。
過程方法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學生搜集有關(guān)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教師準備一段介紹非洲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及課文配樂錄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資料共享。
1、老師請同學們搜集的有關(guān)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找到了嗎?誰來給大家進行展示或介紹?
2、老師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張貼在黑板上,請大家一同觀賞?催^之后請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自由表達。
4、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jié)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新詞。
(1)利用課件認讀生字,并想辦法快速記住字形。
(2)認讀生詞,討論詞語意思。
。3)輪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4)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朗讀展示:誰愿意讀哪段便站起來朗讀。
4、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研讀感悟。
1、自主閱讀思考
想想賣木雕的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
畫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反復讀讀,結(jié)合上下文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2、同桌交流,談談自己的探究結(jié)果,相互啟發(fā),一起再來深入探究。
3、集體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匯報,相機出示描寫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引導學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機指導朗讀。
4、說說賣木雕的少年是怎樣一個人。
第二課時
一、品讀入情。
1、激情導入:同學們已被賣木雕的少年那誠懇的態(tài)度、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zhì)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深深打動了。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那動人的情景。播放課文錄音
2、請同學們睜開眼睛,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請大家暢談自己的感受。
3、把你們深切的感受帶到朗讀中去吧!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全文也行,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讀也行,與別人分角色讀也可以。
4、朗讀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二、學習發(fā)現(xiàn)。
1、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課文,看看還能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跟小組內(nèi)的同學說一說。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新發(fā)現(xiàn)”。
2、每位同學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下面請大家大膽公布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教師啟發(fā)學生從文章的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如課文里有許多四個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寫在黑板上。
三、總結(jié)收獲。
1、想一想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
2、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四、讀讀寫寫。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快速認讀。
2、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樣把這些字寫美觀。
3、教師范寫個別生字,如“掏、辨、齒”等。
4、學生練習書寫,同桌互評。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賣木雕的少年》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體會中非人民深厚的情誼。學生不好領(lǐng)悟。在設計時我從“遺憾”切入,領(lǐng)悟研讀。從木雕的精美來理解我的遺憾,把整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少年的遺憾上,主要是通過少年的言行來了解少年的內(nèi)心世界,從中理解中非人民深厚的情誼。但這節(jié)課上得不太成功:
一、導入沒有緊扣文本
在導入時,我放了三張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和這節(jié)課的主題沒有什么關(guān)系。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中國人的我們的朋友!”如果從朋友、或者是非洲的木雕切入,這樣的導入緊扣課題,還活躍了氣氛。
二、注重對朗讀的訓練,但不深入
中年級的閱讀教學主要是以朗讀為重點,從讀中悟,讀中感。在教學時,充分讓學生讀,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讓學生讀出“誠懇、語無倫次、猜測、感動極了”的語氣。但是在學生讀的時候,如果教師在深入點撥、指導,效果可能就更好了。教師的范讀其實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點上我自身的能力也有所欠缺。
三、對文本挖掘不到位
“你是中國人吧?”“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這兩點是文本的重中之重。在教學時,在講“你是中國人吧?”時,出示中國援建鐵路的資料,讓學生感受中國人民對非洲人民的無私幫助,從中體會到非洲人民對中國人的感激、尊敬。再進一步體會中非人民的友誼,“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時只是有感情的讀了讀。在寫教案的時候,我就有一個疑惑:在哪一個地方出示資料更合適,更能讓學生體會到中非人民的友誼。
在后讓學生夸夸那位賣木雕的少年時,我根據(jù)我班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先寫,在交流,這點符合三年級的閱讀教學的特點,“聽、說、讀、寫“相結(jié)合。
不管這節(jié)課成功與否,在這次活動中自己確實受益匪淺,找到了在今后的教學中該從哪些方面努力。希望中心校以后常組織這樣的活動,切實幫助教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