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1、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2、經(jīng)歷在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認識鐘表的過程,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習有計劃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喜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在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認識鐘表和立體圖形的過程,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習有計劃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教學難點: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喜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復習整理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非常密切,首先大家想一想在認識鐘表時,知道了哪些知識?鐘表上整時、半時時的時針和分針有什么特點?
學生可能回答
在認識鐘表時,我學會了兩種時間的寫法,如早晨7時30分,也可以寫成7:30。
整時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整。
半時時,分針指向6,時針剛過幾就是幾時半。
師:說得真好,說這些話的時候好像同學們頭腦中就有一塊表似的,展現(xiàn)在了大家的眼前,真棒!再說說,我們學習了哪些立體圖形?舉出生活中的例子。
學生可能回答
我們學了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還有球。
我的文具盒、課本都是長方體的。
我玩的魔方是正方體的。
我們用的水桶、水杯是圓柱的。
我們上體育課用的籃球、足球、排球等都是球。
師:同學們說得很具體,講的實例非常恰當。只要你留心觀察、認真學習,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新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要整理復習的相關知識,從而使學生形成看到鐘表、幾何圖形等立即能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逐步構建知識系統(tǒng)。
二、鞏固訓練
1、認一認,連一連。
師:我們的知識點說得很到位,那么解決問題怎么樣呢?看一看,想一想,做這些事情該是什么時間?連一連。(課件出示:教材第94頁第7題)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并完成習題。
2、幾何圖形。
師:給下面的物體分分類,說說你的理由。(課件出示:教材第95頁第1題)
。▽W生應該很容易地將已學過的形體進行分類)
3、位置。
師:請同學們看看教材第95頁第2題和第3題。先自己解答,然后我們再交流訂正,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得很好。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重點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然后組織交流。
設計意圖:在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復習整理后,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訓練,能有效地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確定下一步教學內容。
三、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復習了“認識鐘表”,知道了整時、半時時分針和時針的特點;還復習了“圖形與幾何”,再次認識了常見的立體圖形。我們的教材學習到這就結束了,但是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是永無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教學反思:
1、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學生看圖回憶生活中這些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從而進一步認識整時和半時,印象更深刻;通過結合生活實例能加深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些幾何形體的認識,使數(shù)學更貼近生活,讓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展現(xiàn)數(shù)學的魅力。
2、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傾聽、提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倡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數(shù)學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提高,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篇二】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科書第46頁的內容以及“做一做”和練習十的第1題。
學情分析:
學生是在學習了6—7的認識和加減法基礎上進行本節(jié)課學習的,對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學生理解起來不會感到困難,但對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條件和問題會有困惑。因為教材中出現(xiàn)的的大括號和問號,學生學還是第接觸,將用語言描述的情境和數(shù)學符號結合起來理解,會造成學生的思維障礙,教師應把這里作為一個教學突破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大括號和“?”號,會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解答。
2、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教學難點:
通過圖畫情境和數(shù)學符號來理解題意。
教具準備:
掛圖、課件
教學策略: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6、7解決問題”時,讓學生先觀察圖意,不要求他們編題,只要說出圖里有什么,大括號和“?”號分別表示什么,怎樣計算,再讓學生列出算式,后讓學生說出算式中的每一個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讓學生完全明白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可以檢查自己列的算式符不符合題意,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學習難度,從而讓學生學得輕松、學的有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比比看,誰更棒。
1、課件出示(7以內數(shù)加法算式)
2、課件出示(主題圖)
今天,小兔要請我們用數(shù)學知識來幫它們解決問題,大家樂意嗎?那我們趕快行動吧(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我們來看看小圖遇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課件出示圖)
1、引導觀察,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畫面,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名回答)(左邊有4只小兔,右邊有2只…)
小朋友接著看,這里還有兩位新朋友,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2、初步認識大括號和問號。
①出示“︸”和“?”。(說明:“大括號”表示讓我們把兩邊的兔子合起來,下面加一個“?”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
、谕捞接懶路柕拿、意義。
、蹖W生匯報研究符號的`情況。(指名回答)
④小結:大括號表示把左邊4只和右邊2只合起來(師邊說邊做手勢),下面的“?只”就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小朋友也來說說,邊說邊做動作。
⑤指名說圖意
誰來說給大家聽(指名回答)。
誰能完整地說說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指名邊說邊做動作)。
3、列式解決問題(板書:怎樣解答)
①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指名說說)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6(只)
、谝驗槭且褍蛇叺男⊙蚝掀饋恚ń處熥鍪謩荩,所以用加法來算。那算式中的4、2、6各指什么?(指名說說)
、壅l來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檢查的?(同桌討論或小組討論后,指名說說。)
、茏筮呌4只就寫4,右邊有2只羊就寫2,再來看得數(shù)是不是6只,同學們按照這樣的順序來檢查,我們就不是小馬虎了。好,讓我們一起來口答(師板書:一共有6只)。
、菪〗Y:現(xiàn)在大家跟著老師來回憶剛才解決問題的時候,經(jīng)過了哪幾個步驟?(先看圖里有什么,找出數(shù)學信息和要求的問題,然后再進行列式解答,并進行檢查,后別忘了口答。)(師逐一步板書: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1、獨立完成例題。(師生集體訂正)
2、第46頁“做一做”
3、練習十的第1題。
4、我來當小老師,指名說一說,師生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小朋友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篇三】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第一冊第46、47頁,練習十第1、4題、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6、7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組以“金色的秋天”為題的“用數(shù)學”的內容、教材在這里出現(xiàn)了大括號“”和問號“?”,并用大括號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問號表示要求的問題、教材第出現(xiàn)這種形式的內容,它是一種用情境圖反映的數(shù)學問題,有利于學生將所學數(shù)學知識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并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fā)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大括號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問號表示要求的問題、會根據(jù)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選擇適當?shù)姆椒ㄋ愠鲆蟮膯栴}、
2、方法與過程:借助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用嘗試、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親身經(jīng)歷用6、7的加減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使學生受到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shù)姆椒ㄟM行計算、
教學難點:
列減法算式計算的問題、
教學方法:
先試后導——嘗試學習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
教具學具:
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新
1、談話:今天,小白兔的爸爸和媽媽要帶他們的小孩到野外采蘑菇、大家請看。ǔ鍪菊n件)
2、讓學生描述圖的意思、
3、大家說得很好!它們要請我們用數(shù)學知識幫他們解決問題,你們能行嗎?(揭示課題)
二、嘗試自學、發(fā)現(xiàn)問題、
1、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理解解決問題中知道什么,求什么的意思、
提問:“圖里告訴了我們什么?”
教師畫括號、在括號下面加寫“?只”、邊畫邊說明:“括號表示讓我們把兩群小兔合起來,下面加一個‘?只’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問并指名回答
“括號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誰能完整地說出圖里告訴了什么?求什么?”指定兩、三名學生回答、
“怎樣列式計算?”填在書上、
“為什么用加法計算?”(要把4只和2只合起來,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教師出示教科書第47頁上的青蛙圖、
讓學生仔細看圖,想一想圖里告訴了什么?求什么?分組討論,然后回答、
提問:“括號下面寫著‘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葉上的青蛙上面寫著‘?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葉上的青蛙有幾只、)
“那么圖里告訴了什么?”“求什么?”分別指名回答、“誰能完整地說出來?”指定三、四名學生回答、
“怎樣列式計算?”填在書上、
“為什么用減法?”(要從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幾只,用減法、)
三、嘗試探索,解決問題
1、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練習十第1題)
、僬f一說
師:這個問題怎樣列式解決?
請先自己想想用什么方法列式,然后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一人說時,其他人要認真聽,要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趲煟耗膫同學愿意把算式寫在黑板上?并說說你們的想法、
師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自己嘗試就知道什么時候用減法來算、老師真替你們高興、
2、嘗試探究、解決問題(練習十第4題)
、傥覀冎懒四男┬畔?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誰能把圖意說出來?
、趪L試探究、獨立解答
你能嘗試著解決這些問題嗎?
、蹍R報交流、歸納方法
誰愿意把你列的算式展示給大家看,并說說你的想法?
四、嘗試歸納、整合提高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掌握了那些新的學習方法?能和大家說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