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作文# #五年級有趣的新年作文500字#】提個前,趕個早,先來道聲除夕好;撞好運,遇好事,道個吉祥和如意。祝你新年擁有新氣象,春天擁有春的希望,幸運之星照又照,生活快樂又美妙!《五年級有趣的新年作文500字》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五年級有趣的新年作文500字
又是一年的冬末春初,我們盼望已久的春節(jié)又到了。大年三十那天,我隨父母來到了我的老家——河南新鄭。開始了新的生活。
歸來
我們的車子冒著風雪趕到了郊區(qū)的姥姥家,一回到家,大家就從屋內趕了出來。熱情地為我們搬行李,拎袋子。即便現(xiàn)在天空中還飄著大雪,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放好東西,大家就拉我們進屋。一個個都忙活起來了,端茶的端茶,準備糖果的準備糖果。就連我的哥哥也放下了一直都讓他著迷的iPad,跑過來噓寒問暖。他摸摸我的頭,拍拍我的肩,揉揉我的頭發(fā),怪親昵的。呵呵!大姨和二姨還有姥姥都已經(jīng)趕去燒飯了,我們便在一起聊天。很快,香噴噴的年夜飯就好了。
團圓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了!大家自然十分高興。在河南,就要入鄉(xiāng)隨俗,吃河南人的菜!最先上的是熱騰騰的大饅頭,接著香噴噴的小籠包就出了鍋。然后便是應接不暇的菜:有酸溜溜的涼粉,有甜津津的丸子,那可不是肉丸,是面粉做的,內有餡,什么餡?豆沙餡!外面撒了一層芝麻,吃起來可謂香酥可口……最后上的是主食:面條和稀飯。我在這一頓餐后感到無比美味。飯后我們一起欣賞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但對內容沒什么太大興趣。最后我們守歲到十二點一起燃放了煙花,十分快樂。
歡樂
之后的幾天,我都在歡樂中度過。我們去了黃帝陵,一起拍照合影。我還幸運的撿到了一個大紅燈籠。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我們離開黃帝陵時,我也騎到了一次馬,我十分快樂。到了廣場,我們還觀看了舞獅子,場面浩大,幾百人圍觀。
不過,我們還是得走的。我們在初五離開了河南,結束了過年之行。但是,那一個個歡樂的場景仍遺留在我的腦海里。
【篇二】五年級有趣的新年作文500字
一到春節(jié)家家戶戶總會貼福字,可總是將他貼倒了。這后面有這么一段傳說:一年春節(jié)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弊肿屓速N于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個家人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弊仲N倒了,為此,恭親王十分惱火,多虧大管家能言善辯,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
為了給家里添添福氣,今年春節(jié)我也貼了一次“倒”福。一大早老媽便叫醒了還在床上熟睡的我,起來貼福嘍。我以飛一般的速度來到大門前貼起福來。我拿起一張福,抄起一卷膠帶就貼,先將福按在門上,剪下一段長長的膠帶,貼在福的一只角上,手一滑,沒貼上,反而將我的手貼在了門上,費了半天,拿回了我的手。我并不氣餒,再貼一次,這次我改變了策略,我剪下一段膠帶,拿起福的一個角貼上膠帶,其他三個也粘上了一段長長的透明膠,再貼上門重重的拍了幾下,“看這次我還治不了你!”我悻悻地說道。
這時媽媽走了過來,來“審查”我的工作,她大笑一聲,一句話就把我的高興給熄滅了:“福要倒著貼,這樣才意味著福到了!边@話猶如一盆冰水潑在了我的心窩,真是天打雷劈,我知道,之前的努力又付之東流了。只好忍痛將我的成果撕下來,就想撕了我的肉似的?墒撬合聛淼母W忠呀(jīng)面目不堪,蒼天吶,大地啊,你是在玩我吧!我慢吞吞地再次拿起一張福,剪了一段膠帶找準一個角,用手將它貼了上去,按在門上,將其他四個角也用膠帶貼上!昂吆撸@下你沒轍了吧”蒼天像是與我開了一個小玩笑,我把福橫著貼了,我心里暗暗地罵了自己一句:干嘛不在貼的時候好好看看這福字的方向,世上沒有后悔藥買,只好再一次撕下來,好像全身的細胞都在悲鳴,帶著失望與無奈的心情只好再一次貼上一張福,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這次我不再是魯莽地貼,而是先將位子調好,將福字倒擺,再剪下一段膠帶,貼在一個角上,再按在門表面任它掛在上面,迅速截下三段膠帶貼在三個角上,重重地錘了幾下,終于完成了。我的心一下子舒暢了起來,“大功告成了”。看大人貼福似乎相當簡單,沒想到這貼福也有大學問呀!
【篇三】五年級有趣的新年作文500字
每年的寒假,過年前,奶奶都會做一些米馃。而米馃是我最喜歡吃的東西,一口氣可以吃好幾個,F(xiàn)在我就介紹一下米馃是怎么做的。
做米馃的第一步就是和米粉:先在土灶的大鍋里燒一小鍋水,等水開了,再把米粉倒入大鍋里。然后用一根搟面杖在大鍋里攪啊攪,直到把鍋里的米粉變成一個白乎乎的大球。當然水和米粉要有一定比例,和好的粉太干太濕都不行,這需要有經(jīng)驗的人來完成。米粉和好后,就放在一塊大大的蒸板上,這樣第一步才算完成。米粉起鍋后,鍋子上會有一層粘住的薄鍋巴,我便把它們鏟起來,撒點兒鹽,吃起來味道很不錯!
第二步就是做米馃:先把大米粉球在蒸板上使勁的按啊搓啊,讓米粉更加有彈性。隨后把米粉搓成手腕粗細的一長條,分成均勻的一小塊、一小塊。作為小幫手的我,就會把這一小塊一塊的米粉搓成一個個的小球。接著,爺爺就會用機器把小球壓成一只只的圓筒形的“碗”。然后奶奶會在這個“碗”里添菜,最后是收口,一個完美的米馃誕生了。這個過程往往會叫鄰居的奶奶、大媽們來幫忙,在談笑風生中,米馃會很快的做好。我當然也動手做幾個了,就是樣子有點不好看!
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蒸。把一個個白白胖胖的米馃放進蒸籠,端到已經(jīng)燒開水的大鍋子上蒸。蒸上個十六、七分鐘,一籠香噴噴的米馃就出爐了,看上去晶瑩剔透。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個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一口咬下去,先入口的是軟軟的米粉,然后是筍絲、腌菜、肉絲不絕于口,還有一絲絲的辣味,真好吃。
米馃的工序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需要豐富的經(jīng)驗,只要有一環(huán)做得不到位,吃起來就不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