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一、引導學生用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兩只小象》,表達對象的愛護之情,使同學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課堂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chuàng)編活動,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小象的神態(tài)。
三、感受節(jié)奏時值,并能正確拍擊。
教學重點:
能用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兩只小象》,并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小象的神態(tài)。
教學難點:
一、掌握休止符的正確用法。
二、鼓勵學生參與創(chuàng)編活動。
教學方法:
聽音法、小組合作、比較法、錄音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聽歌曲邊律動進教室。
。凼箤W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走進教師創(chuàng)設的音樂情境中。]
二、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十分有趣的地方,我想啊你們一定會很喜歡的。你們看,這是哪里?”(動物園)
[設計意圖:形象地營造學習音樂的快樂氣氛,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
三、發(fā)聲練習
1、#小學二年級#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篇)#:“讓我們一起這次的快樂之旅吧!第一站首先我們到了家禽區(qū)!
2、解決難點:休止符。
師:“我們在馬路上看見紅燈,行人和汽車要停一停。在歌曲、節(jié)奏中看見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3、課件展示小雞、小鴨圖。
4、學生邊拍手邊學叫,并用雙手打開表示休止符,停一拍。
。墼O計意圖: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演唱,為學習新歌曲打基礎,并愉快的接受休止符。]
四、節(jié)奏練習
。ㄒ唬┕(jié)奏第一條練習
1、師:“小貓是這樣叫的呢?它的叫聲也有節(jié)奏的,我們來聽一聽!
2、學生說說是什么樣的節(jié)奏,并模仿。
。ǘ┕(jié)奏第二條練習
1、師:“還有一種小動物,你們看是什么?(小狗)。它是怎么叫的呢?你們想一想小狗的叫聲是什么樣的節(jié)奏!
2、學生個別回答后,集體模仿。再讓學生把節(jié)奏給寫出來。
。ㄈ┕(jié)奏第三條練習
1、師:“你們聽。小鴨子也情不自禁的叫起來了,它的叫聲又是什么樣的節(jié)奏呢?”
2、讓學生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步步深入,鞏固認知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
五、新課教學
1、#小學二年級#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篇)#:“參觀完了家禽區(qū),讓我們繼續(xù)前進吧!你們看,我們的第二站是什么地方呢?”
2、熟悉歌詞。
師:“這里走來了幾只小象,它們是怎么走路的?鼻子有什么特點?它們在干什么呢?”
3、學生回答問題。
4、思想教育。
引導學生懂得,和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5、朗讀歌詞,并解決難點休止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6、學唱歌曲。
、俾犱浺舴冻2遍,感受歌曲的情緒,并讓學生說說歌曲中唱了什么。②、聽老師范唱。
③跟琴輕唱。強調休止符。及時糾正學生有錯誤的地方。
、苡懈星榈爻。
、莞樽喑。
[設計意圖:采用聽唱法,通過反復聆聽,使學生獲得音樂的美感,獲得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
7、指導學生用活潑、富有感情的唱歌曲。
8、錄音反饋。
把學生的聲音現(xiàn)場錄下來,讓學生進行自評。指出錯誤或不足之處。
。墼O計意圖:采用錄音法,使學生能及時的糾正自己的不足和錯誤的地方,并且能在現(xiàn)場聽到自己的聲音,讓學生獲得滿足感。]
9、鞏固歌曲。
有感情的演唱,并要求學生能背唱歌曲,能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里小象的神態(tài)。
10、創(chuàng)編歌詞。
、賻煟骸澳銈兂目烧婧,很多小動物啊都想讓你們來唱唱她們的歌,行嗎?”
、谝龑(chuàng)編。
△師:“小雞是屬于什么動物?它們在哪里走路?它們又在干什么呢?”
△學生集體討論,創(chuàng)編歌詞,隨音樂唱一唱。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對小鴨子的歌詞創(chuàng)編,并唱唱。
[設計意圖:結合歌曲的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即興表演,使學生感到創(chuàng)造活動是一種輕松、愉快、力所能及的事情。學生的自編自唱,將整節(jié)課的氣氛推向高潮。]
六、小結
學生聽音樂走出教室。
。墼O計意圖:讓學生能有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教室,讓學生真正喜歡音樂學習。]
【篇二】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教學內容:《阿細跳月》教學目的:
1、欣賞《阿細跳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音樂,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想象力。
2、通過教學,啟發(fā)學生用身體地動作感受彝族民歌地特有韻味。
教學重難點:
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具準備:
錄音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教室,師生歌唱問好。
二、節(jié)奏練習:
1、#小學二年級#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篇)#: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條節(jié)奏,誰愿意為大家讀一讀?
2、找學生讀。
3、讓學生邊拍節(jié)奏邊讀。
4、根據(jù)節(jié)奏創(chuàng)編動作。
三、新課導入
1、(出示圖畫,學生描述并理解,教師引導。)
師:晚上的景色美嗎?老師這兒有二個對形圖分別像什么?生:月亮、花等等。
師:“月亮婆婆露出笑臉放射出光”,聽賞《月亮月光光》請你們用動作和表情來告訴老師。
2、了解彝族的特點
(1)#小學二年級#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篇)#:小朋友們歡快地舞蹈把一些小客人引來了,這些小客人穿著漂亮地民族服裝,你知道他們從哪里來的?是哪個民族的小朋友嗎?
。2)教師出示投影片,讓學生辨認。
。3)教師向學生介紹彝族。
3、感受音樂階段:
。1)#小學二年級#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篇)#:聽彝族小朋友為我們帶來了一段音樂,它表現(xiàn)了怎樣地情緒?
。2)再聽:讓學生用動作感受出節(jié)奏。
(3)再聽:讓學生邊聽邊哼唱音樂。
。4)教師啟發(fā):你們聽彝族小朋友跳得多高興啊,你們愿意和他們一起跳起來嗎?
。5)邊聽音樂邊看插圖,學幾個彝族舞蹈的動作隨音樂表演(用動作來感受音樂,培養(yǎng)學生大方、自信、樂觀的性格。)
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同學們做得真好!繼續(xù)努力吧!
教后反思:
學生喜歡學跳彝族舞蹈的動作,并能隨著進行音樂表演,用動作來感受音樂,培養(yǎng)學生大方、自信、樂觀的性格。并能根據(jù)音樂用舞蹈動作及表情把這迷人的景色表現(xiàn)出來。
【篇三】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雪花》。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
2、能正確表達歌曲情緒。
3、了解頓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頓音記號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1、復習欣賞樂曲《雪花飛舞》。
2、請幾位學生按自己設計的動作隨音樂表演。
3、導入新課。教師提問:“雪”是怎樣形成的?
4、播放錄音帶或CD,聽歌曲《雪花》的錄音(也可由教師范唱)。
5、教師分句教唱。
6、在學生基本學會歌曲后,啟發(fā)學生(教師示范):
①注意頓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樂句第一、二小節(jié)中頓音的唱法,應唱得有跳躍感。
、谧⒁飧枨榫w的變化。
雖然歌曲是多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緒上有一定變化:從大的方面看,前4個樂句可以為一部分,為一種情緒,后4個樂句為一部分,是另一種情緒。從小的方面看,第一、三樂句應唱得跳躍,而第二、四樂句則應抒情等。
③注意力度的變化。
在演唱這首歌曲時,應注意歌曲強弱力度的走勢及頓音記號的作用。第一樂句中第一、二小節(jié),應唱得富有彈性,第三、四小節(jié)唱得連貫一些,力度也應由弱漸強;后四小節(jié)再由強漸弱;第二樂句與第一樂句相仿;第四樂句,力度從強到漸弱;第七樂句力度漸強,表達一種迫切的心情;第八樂句可唱得稍強。
7、后,全班同學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教學評價
1、學生設計歌表演動作的廣泛性。
2、學生參與歌表演的投入程度和和諧程度。
3、學生聽賞音樂時的專注程度。
4、學生聽賞音樂的聯(lián)想能力及表達能力。
5、隨音樂做動作的和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