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經(jīng)典兒童宋詞精選及翻譯
漁家傲·秋思
詞牌名:漁家傲|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古詩簡介
《漁家傲·秋思》是北宋范仲淹的詞曲,這是一首邊塞詩,這首邊塞詞既表現(xiàn)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nèi)輕外政策的不滿。變低沉婉轉(zhuǎn)之調(diào)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guān)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里。
這首詞既表現(xiàn)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nèi)輕外政策的不滿,濃重鄉(xiāng)思,兼而有之,構(gòu)成了將軍與征夫復雜而又矛盾的情緒。這種情緒主要是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
翻譯/譯文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聲音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里,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單單的城門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遠隔萬里的家鄉(xiāng),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回歸之日無法預料。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將軍連頭發(fā)都白了,戰(zhàn)士們流下眼淚。
【篇二】經(jīng)典兒童宋詞精選及翻譯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詞牌名:水調(diào)歌頭|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序)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⑺,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詩簡介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
這首詞以月起興,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xiàn)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著眼中秋月明、并以月抒情,兼懷念其弟子由,既表現(xiàn)了詞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也再現(xiàn)了他心胸曠遠、毫不悲觀的性格。詞作上片反映執(zhí)著人生,下片表現(xiàn)善處人生。落筆瀟灑,舒卷自如,情與景融,境與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滿哲理,是蘇軾詞的典范之作。
翻譯/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從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麗月宮,經(jīng)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聯(lián)翩中,對月起舞,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清冷的月宮,哪里比得上人間。月亮轉(zhuǎn)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里,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么常常要趁著離別的時候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晴、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愿我們都健康和長壽,雖然遠離千里,也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篇三】經(jīng)典兒童宋詞精選及翻譯
念奴嬌·赤壁懷古
詞牌名:念奴嬌|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古詩簡介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zhàn)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yè)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yè)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xiàn)了作者關(guān)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shù)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翻譯/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zhàn)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xiàn)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fā)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zhàn)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fā)。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篇四】經(jīng)典兒童宋詞精選及翻譯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詞牌名:西江月|朝代:宋朝|作者: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古詩簡介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yōu)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翻譯/譯文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谷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xiàn),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詩人急急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彎,茅店忽然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
【篇五】經(jīng)典兒童宋詞精選及翻譯
昭君怨·詠荷上雨
詞牌名:昭君怨|朝代:宋朝|作者:楊萬里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古詩簡介
《昭君怨·詠荷上雨》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詞作。這首小令用輕松活潑的筆調(diào)寫自己夢中泛舟西湖和被雨驚醒后的情景。上片寫夢中泛舟西湖花底,驟雨打篷,從夢中驚醒。下片寫醒來所見景物,與先前的夢境相映成趣。本詞構(gòu)思巧妙,意境新穎,夢境與現(xiàn)實對照寫來,曲折而有層次,極富變化,細細品味,似乎看到晶瑩璀燦的珍珠在碧綠的“盤”中滾動;似乎嗅到荷花的陣陣幽香,有很強的藝術(shù)魅力。
翻譯/譯文
夏日午眠,夢見蕩舟西湖荷花間,滿湖煙水迷茫、荷花氤氳清香撲鼻。突然如篩豆般的陣雨敲擊船篷,發(fā)出“撲”、“撲”的聲音,把我從西湖賞荷的夢境中驚醒。
以為是在西湖賞荷,卻原來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擊池中荷葉把我驚醒,夢醒后觀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葉,雨珠跳上跳下,晶瑩的雨點忽聚忽散,散了如斷線的珍珠,四處迸射,使人眼花繚亂,最后聚在葉心,像一窩泛波的水銀,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