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二年級霜降黑板報內(nèi)容
節(jié)氣簡介: 霜降,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上古時代以“斗柄指向”劃分節(jié)氣,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戌位(西北方),為霜降節(jié)氣。漢至明末,以“平氣法”(時間平均法)劃分節(jié)氣,用圭表測日影確定冬至日,以冬至為起始,每個節(jié)氣間隔時間約15天,霜降約在冬至后300天。清初(1645年)起至今,以“定氣法”劃分節(jié)氣,當太陽到達黃經(jīng)210度時,為霜降節(jié)氣。霜降過后,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較熱,秋燥明顯!八怠惫(jié)氣反映的是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天氣漸漸變冷,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jié)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jié)成的。由于霜是天冷、晝夜溫差大的表現(xiàn),故以“霜降”來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jié)令。霜降節(jié)令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俗話講“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古籍《二十四節(jié)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陰氣始凝。霜降節(jié)氣后,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晝夜溫差變化大,明顯感到早晚較冷!八倒(jié)氣最明顯的就是晝夜溫差變化較大。
【篇二】小學二年級霜降黑板報內(nèi)容
1、【送李翥游江外】岑參相識應(yīng)十載,見君只一官。家貧祿尚薄,霜降衣仍單。
惆悵秋草死,蕭條芳歲闌。且尋滄洲路,遙指吳云端。
匹馬關(guān)塞遠,孤舟江海寬。夜眠楚煙濕,曉飯湖山寒。
砧凈紅鲙落,袖香朱橘團。帆前見禹廟,枕底聞嚴灘。
便獲賞心趣,豈歌行路難。青門須醉別,少為解征鞍。
2、【觀村人牧山田】錢起
六府且未盈,三農(nóng)爭務(wù)作。貧民乏井稅,塉土皆墾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秋來積霖雨,霜降方銍獲。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顧慚不耕者,微祿同衛(wèi)鶴。
庶追周任言,敢負謝生諾。
3、【送李九貶南陽】錢起
玉柱金罍醉不歡,云山驛道向東看,鴻聲斷續(xù)暮天遠,
柳影蕭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驚翰苑失鴛鸞。
秋來回首君門阻,馬上應(yīng)歌行路難。
4、【泊舟盱眙】韋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鄉(xiāng)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
5、【秋懷奉寄朱補闕】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騷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閑居。
暮色秋煙重,寒聲牖葉虛。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歸田賦,猶陳諫獵書。不知青瑣客,投分竟何如。
【篇三】小學二年級霜降黑板報內(nèi)容
霜降——農(nóng)諺1、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
2、夏雨少,秋霜早。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3、秋雨透地,降霜來遲。
4、秋雁來得早,霜也來得早。
5、風大夜無露,陰天夜無霜。
6、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陽紅。
7、霜重見晴天。
8、嚴霜出毒日,霧露是好天。
9、濃霜毒日頭。
10、霜后暖,雪后寒。
11、一夜孤霜,來年有荒;多夜霜足,來年豐收。
12、霜降降霜始(早霜),來年谷雨止(晚霜)。
13、雪打高山霜打洼。
14、嚴霜單打獨根草。
15、秋雁當頭叫,必有大風到。
16、晚稻就怕霜來早。
17、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滿倉。
18、霜降前,薯刨完。
19、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適宜。
20、棉是秋后草,就怕霜來早。
21、輕霜棉無妨,酷霜棉株僵。
22、早春棉,減產(chǎn)少,夏棉霜早不得了。
23、霜后還有兩噴花,摘拾干凈把柴拔。
24、時間到霜降,種麥就慌張。
25、霜降,瞎撞。
26、時間到霜降,白菜畦里快摟上。
27、芒種黃豆夏至秧,想種好麥迎霜降。
28、望近霜降好種麥。
29、迎伏種豆子,迎霜種麥子。
30、霜降播種,立冬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