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簡短精彩民間故事
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七百里,高達幾萬尺,原來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紀(jì)快九十了。他家的住處正對著這兩座大山。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艱難,就召集全家人商議說:“我想和你們一起,用盡一切力量去搬掉這險阻,開出一條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面,你們說行嗎?”
全家人紛紛表示贊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個疑問,說:“就憑你這點力氣,就是像魁父這樣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么樣呢?再說,挖出來的那些石頭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說:“把它們?nèi)拥讲澈5倪吷希[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領(lǐng)著三個能挑擔(dān)子的子孫,鑿石頭,挖土塊,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運到渤海的后面去。就這樣從冬到夏,他們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驚動了鄰居。鄰居家的一位寡婦,有個遺腹子,才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跑去幫忙。
黃河邊上住著一個老頭,人稱智叟。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說:“你怎么傻到這種地步呀!就憑你這把年紀(jì),這點兒力氣,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樹都不容易辦到,又怎么能搬掉這么多的山石土塊呢?”
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看你太頑固了,簡直不明事理,連那寡婦的小孩都不如!雖然我會死的,可是我還有兒子呢!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樣子子孫孫都不會斷絕的呀!而這兩座山再也不會增高了,還怕挖不平嗎?”
智叟聽了,無言以對。
山神聽到了愚公的這些話,擔(dān)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稟告了天帝。天帝為愚公移山的誠意所感動,就派了夸娥氏的兩個兒子去背走了那兩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東,一座山放到雍南。從此以后,從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面,再也沒有大山擋路了。
【篇2】簡短精彩民間故事
古時候,在祖國大陸東南面的半島上,住著一對夫婦,他們生了一個壯實英俊的男孩。但這個小家伙一生下來,下巴上就長出一圈蓬蓬松松的胡須,因此取名叫蓬胡,人們都叫他彭胡。與此同時,隔壁鄰居家生了一個俊俏的女孩,眉宇間有顆白沙狀的白斑痣,取名白沙。兩個孩子從小在一起玩耍,非常親密。長大后,一起劃船出海打魚。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相愛了,沒過兩年就成了親。后來,他們一連生了六個胖小子。六個胖小于長大后,就和他們一起下海打魚,全家的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
可是有一天,正當(dāng)他們?nèi)覝?zhǔn)備出海打魚的時候,突然,天色驟變,烏云蔽日,狂風(fēng)大作,海浪翻滾。接著,轟隆一聲巨響,天空中響起一聲炸雷,一下子把半島劈成了兩半,一半留在大陸,一半變成一座巨大的島嶼,慢慢地向海中飄去。他們?nèi)胰苏驹谶@座巨大的島嶼邊上,急得不知所措。就在這時,瑪祖婆從天上落了下來,對他們說:“這個半島原和大陸地底下一根大石柱相連。由于年代久遠,大石柱中間已有裂痕,現(xiàn)在被地底下一條巨龍用角撞斷,半島中間這才裂開了一個大口子,涌進了海水,使這個半島變成了海島,F(xiàn)在,巨龍正趁機馱著這海島向東海漂去。不過,巨島底下的那半截大石柱,還拖在距離大陸不遠的海底,只要用六十四根大釘把它牢牢釘在海底,這樣島就不會向大海深處漂移了!迸砗桶咨辰辜钡卣f:“這么大的釘子,可上哪去找?”瑪祖婆從衣兜里掏出64顆楊梅果,遞給他們說:“不難,只要有64個人每人吞下一顆楊梅果,就能變成64根大鐵釘!
彭胡和白沙聽罷瑪祖婆的話,各自撿了一顆楊梅果,毫不猶豫地吞了下去。他們的6個兒子也各自吞下一顆楊梅果。人數(shù)不夠,當(dāng)?shù)赜袀老漁翁和55個小伙子也主動跑來,他們也吞下了楊梅果。他們64個人果然變成了64根大釘子,把那半截大石柱牢牢釘在海底。巨島不再往東漂移了。
過了不久,那片海面上鉆出了64座大小不一的島嶼。人們說,這是彭胡、白沙和老翁他們變的。為了紀(jì)念他們舍身釘海固島的壯舉,人們用他們的名字命名這些島嶼:其中的叫彭胡島;第二大的島叫漁翁島;第三大的島叫白沙島…后來,人們覺得彭胡島這個名字沒有海島特色,所以就在彭胡兩字旁邊加了三點水,改成“澎湖”島了。這64個島也被稱為“澎湖列島”。
【篇3】簡短精彩民間故事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會從水里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并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游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fā)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fā)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zhuǎn)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蹦切溃骸拔医性S仙,就住在這斷橋邊!卑姿刎懞托∏嘁糙s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nèi)顺3R娒妫姿刎懞驮S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jié)為夫妻,并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癥,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墒牵氨:吞谩钡呐d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nèi)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shù),但他的心術(shù)卻不正?闯隽税啄镒拥纳矸莺,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dāng),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guān)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于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yán)湫,說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fēng)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后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后,數(shù)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篇4】簡短精彩民間故事
魏時,濟北郡有個弦超,字義起,在嘉平年間有一天晚上獨宿,夢見有個神女來侍從他。神女自稱是天上玉女,東郡人,姓成公,字智瓊,早年失去父母。上帝因為她孤苦無依而哀憐她,令她下界嫁人。
弦超正當(dāng)做這個夢的時候,精神爽快,感覺靈悟,覺得神女的姿容不是平常人所能有的那么美,醒來的時候他就懷著敬意想念她。一連三四個晚上都是如此。
有一天,智瓊真真切切地來了,駕著上有帷蓋四周有帷幕的車子,隨從八個婢女。穿著羅綺制作的衣服,容顏姿色象飛仙的樣子。她自己說七十歲了,可是看起來就象十五六歲。
車上有盛放酒壺的盒子,潔白琉璃,有各種吃的喝的等奇異食品,還有餐具和美酒。來到以后,她就與弦超共飲共食。
她對弦超說:“我是天上的玉女,被遣下嫁,所以來依從您。原因是前世時感運相通,應(yīng)該做夫婦。我對您雖然不能有益,也不會造成損害。但卻能使您經(jīng)常能夠駕輕車乘肥馬,飲食經(jīng)常可以得到遠方的風(fēng)味和奇異的食品,絲綢錦緞可以得到充足的使用而不缺乏。然而我是神人,不能給您生孩子,也沒有妒忌的性情,不妨害您的婚姻之事!庇谑牵麄兘Y(jié)為夫婦。
智瓊贈給弦超一首詩:
飄遙浮勃蓬,敖曹云石滋。
芝英不須潤,至德與時期,
神仙豈虛降?應(yīng)運來相之。
納我榮五族,逆我致禍災(zāi)。
這是那首詩的大意。全文二百多字,不能全部列舉。
智瓊又著闡發(fā)《易經(jīng)》的書七卷,有卦有象,以彖為屬。所以從其文意來看,既有義理,又可以占卜吉兇,如同楊雄的《太玄經(jīng)》和薛氏的《中經(jīng)》。弦超對它的意旨都能通曉,運用它占卜。
經(jīng)過七八年。弦超的父親給弦超娶妻之后,他們就分日宴樂,分夕而共寢。智瓊夜間來早晨去,迅捷如飛,只有弦超能看見她,別人都看不見她。
每當(dāng)弦超要遠行時,智瓊就已經(jīng)把車馬行裝安排得整整齊齊等在門前,走百里路不超過兩個時辰,走千里路不超過半天。
【篇5】簡短精彩民間故事
相傳,薛河上的西倉橋,是在明朝時候興建的。這座三孔石拱大橋,據(jù)說是皇家工程,規(guī)模很大,征調(diào)的能工巧匠很多,征用的民工就更多啦。建橋的時候工地上很熱鬧,像個小集市。
一天,從外地來了個白頭發(fā)的石匠老頭,給河北涯一家打石碓窩兒。他一連打了好幾天,歇著的時候,就到工地上轉(zhuǎn)悠轉(zhuǎn)悠,看人家雕刻水獸、石獅子和橋欄石柱。高了興還跟石工門扯上幾句,就連那工地上的頭頭們,他也偎上去嘮叨幾句。大伙都說這個老頭迂魔,狗咬耗子——多管閑事。
老石匠把石碓窩子打成了,他跟主家說:“你有這么多石料,我再給你打個石墩,坐著舂糧食多方便!敝骷液軜芬猓妥屗又蛄。
打這個石墩時,老石匠別提多細心啦,他量了打,打了量,有人問他:“一個石礅子,費這么大的勁兒干什么?”
老石匠聽了,光笑不說話,就知道低頭干活。
石礅打成的這天,正趕上大橋石拱圈要合龍門。不知因為什么,壘到最后,正好缺一小塊石頭碰不上茬兒。當(dāng)時天陰得很厲害,眼看要下大雨,石拱圈不馬上合好龍門,一場大雨,幾個月的工就白搭啦!可現(xiàn)打制也來不及呀!石工們和掌管工程的官員,急得團團轉(zhuǎn),活像熱鍋上的螞蟻。
就在大伙犯難為的時候,這個老石匠又遛了來。他看了看缺口,對工程人員說:“我那里有一個石礅,你們看看放到這兒合適不!
石工們聽了,馬上跟老石匠把石礅搬了來,往中間一放,竟一絲一毫不差,扣得嚴(yán)嚴(yán)實實。
大橋建成了,官員們都很高興。當(dāng)想起去找老石匠道謝時,可哪里還有老人的影子!光看見碓窩子跟前,有一張大紅字條上寫:
施工馬大哈,橋拱出誤差。
魯班來相助,銀兩謝農(nóng)家。
看了字條,人們才知道那個石匠老頭是魯班暗地里幫助皇家工程。
官員們按魯班吩咐,賞給打石碓窩兒的那家二十兩銀子。